泉州南郭二首(其一)

闽人务本亦知书,若不耕樵必业儒。

惟有桐城南郭外,朝为原宪莫陶朱。

形式: 七言绝句 押[虞]韵

翻译

福建人重视根本,也懂得读书,如果不是从事农事或砍柴,必定会选择做儒生。
只有在桐城的南郊之外,早上还是像原宪那样清贫,晚上却不能如陶朱公般富有。

注释

闽人:福建人。
务本:重视根本,注重农业。
若不:如果不是。
耕樵:农事或砍柴。
必业儒:一定会选择做儒生。
惟有:只有。
桐城:地名,指桐城(今安徽桐城市)。
南郭:城的南边。
朝为原宪:早上还像原宪一样贫穷。
莫陶朱:晚上却不能像陶朱公(即范蠡)一样富有。

鉴赏

这两句诗描绘了一幅古代闽地(今福建一带)人民生活的画面。开篇即指出当地人重视教育,务实本分,同时也懂得读书,若非从事农业或樵采业的话,就必须致力于儒家学问。这反映了古代社会重农抑商以及崇尚儒术的文化风貌。

接着,诗人描写了一处具体景象——桐城南郭外,这里曾经是原宪(官府管理土地的官员)活动的地方,但如今却是陶朱(战国时期著名经济学家陶渊明)般的人物无法再现。这里或许隐含了对过去时代的怀念,或是在表达对当下社会状况的某种不满。

整体来看,这两句诗通过对闽地民风和特定地点历史变迁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传统文化的尊重以及对历史变革的感慨。

收录诗词(4805)

刘克庄(宋)

成就

宋末文坛领袖,辛派词人的重要代表,词风豪迈慷慨。晚年致力于辞赋创作,提出了许多革新理论。

经历

南宋诗人、词人、诗论家。在江湖诗人中年寿最长,官位最高,成就也最大。

  • 字:潜夫
  • 号:后村
  • 籍贯:福建莆田
  • 生卒年:1187~1269

相关古诗词

洛阳桥三首(其三)

面跨虚空趾没潮,长鲸吹浪莫漂摇。

向来徒病川难涉,今日方知海可桥。

形式: 七言绝句 押[萧]韵

洛阳桥三首(其二)

嬴氏曾驱六合人,蔡侯只用一州民。

立犀岂不贤川守,鞭石何须役海神。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真]韵

洛阳桥三首(其一)

周时宫室汉时城,废址遗基刬已平。

乍见桥名惊老眼,南州安得有西京。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庚]韵

洛浦善先长老赠诗自方无本惠勤答诗二首(其二)

入佛名无本,归儒字浪仙。

韩公虽稍黠,不晓句参禅。

形式: 五言绝句 押[先]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