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是元代诗人张雨所作的《碧玉庵》,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位寓居岩前的文人,他对贺监(贺知章)的居所充满怀念和敬仰之情。首句“廿四岩前客”点明了诗人的游历背景,他似乎是一位在众多山岩间漂泊的旅人,但对贺监的居所却难以忘怀。
“乖龙嗔草檄”运用了象征手法,将贺监比作乖巧的龙,暗示其才华横溢,即使是起草檄文这样的寻常事务也能展现出非凡才能。而“古象泣遗书”则描绘出贺监的智慧和深情,仿佛连古象也为他的遗世独立和高尚品格而感伤。
“把袂风尘表”表达了诗人与贺监虽然身处风尘之中,但彼此之间的友情如同清风明月般纯洁。诗人赞美贺监的高洁品性,如同接近公卿之人的冰雪般透明无暇。“近公冰雪如”形象地传达了这种崇高的精神境界。
最后两句“时来青琐闼,晚节要蘧庐”寓意着诗人期待自己也能像贺监一样,尽管人生起伏不定,但始终保持高洁的志向,晚年仍能坚守简朴的生活,如同蘧庐(古代简陋的居室)一般,不为世俗所累。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描绘贺监的形象和诗人对其的仰慕,展现了对高尚人格和淡泊生活的向往,具有深厚的文化内涵和情感共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