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蜀倅杨瑜东归

倅郡优游得治声,代还东出锦官城。

一州和气三年迹,万里寒威十月行。

江外预通乡信喜,仗前归拜帝恩荣。

逢今佥用良材日,好使明堂大厦成。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鉴赏

此诗描绘了一位官员从蜀地郡县调任回京的情景。诗人赵抃以“送蜀倅杨瑜东归”为题,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杨瑜在蜀地的政绩与个人情感。

首句“倅郡优游得治声”,点明杨瑜在蜀地任职期间,不仅生活悠闲,更因其治理有方而赢得了良好的声誉。接着,“代还东出锦官城”一句,形象地描绘了杨瑜离开蜀地,返回京城的场景,锦官城即成都,此处以“锦官城”代指蜀地,既体现了地方特色,又增添了诗意。

“一州和气三年迹”一句,赞扬了杨瑜在蜀地三年间,以其卓越的领导力和治理智慧,使得整个州府呈现出和谐稳定的局面。而“万里寒威十月行”则通过描述杨瑜归途中的自然景象,暗示了路途的遥远与艰辛,同时也暗含着对杨瑜坚韧不拔精神的赞美。

“江外预通乡信喜”一句,表达了杨瑜在归途中收到家乡来信的喜悦之情,体现了他对故乡的深厚情感。最后,“仗前归拜帝恩荣”则描绘了杨瑜回到京城后,受到皇帝恩赐的荣耀场面,彰显了其政治地位和社会地位的提升。

“逢今佥用良材日,好使明堂大厦成”两句,寄寓了诗人对杨瑜才能的肯定和对其未来的期许。明堂是古代帝王举行大典的场所,此处用以象征国家的重要建筑,表达了诗人希望杨瑜能够继续发挥其才能,为国家建设贡献力量的美好愿望。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杨瑜在蜀地任职经历的回顾,以及对其归途与京城生活场景的描绘,展现了其个人品质、政绩成就以及对未来贡献的期待,充满了对友人的深情厚谊和对国家发展的美好祝愿。

收录诗词(735)

赵抃(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送张唐英司理赴渝州

不用咨嗟怆别离,听吾持酒祝公词。

少年得第人谁似,纯孝于亲里共推。

姓字已通丞相梦,才名须结圣君知。

岳情要在平生允,容驷高门自有期。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题运判霍交瞻岷阁

阁外风光满意新,诸公同上看梁岷。

蜀天六月云如火,夷界千峰雪似银。

岩叟近传多得寿,羽人曾此数登真。

夫君不为神仙事,早暮孜孜泽远民。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送张唐英太博

蜀卿荣耀跂光尘,忠孝兼全到古人。

万乘累年闻奏牍,双亲同日拜恩纶。

志侔鸾鹄风仪远,文得岷峨气象新。

圣政于今急贤者,肯教留滞蜀江滨。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寄酬梓路运使赵諴度支

东川使者驻前旌,西念邻邦眷旧情。

屐齿峻登云顶寺,诗筒遥寄锦官城。

民间乐矣原田稔,境上熙然岳犴平。

闻说提封足和气,我心欢快为宗盟。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