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头鸭/多丽.韩师朴相公会上观佳妓轻盈弹琵琶

新秋近,晋公别馆开筵。

喜清时、衔杯乐圣,未饶绿野堂边。

绣屏深、丽人乍出,坐中雷雨起鹍弦。

花暖间关,冰凝幽咽,宝钗摇动坠金钿。

未弹了、昭君遗怨,四坐已凄然。

西风里、香街驻马,嬉笑微传。

算从来、司空惯,断肠初对云鬟。

夜将阑、井梧下叶,砌蛩收响悄林蝉。

赖得多愁,浔阳司马,当时不在绮筵前。

竞叹赏、檀槽倚困,沈醉到觥船。

芳春调、红英翠萼,重变新妍。

形式: 词牌: 多丽

翻译

秋天临近,晋公的别墅开始设宴。
在清平盛世,举杯畅饮,欢庆圣明,不亚于绿野堂的欢乐气氛。
华丽的屏风后,美人乍现,琴声如雷鸣,筝弦震动。
花香四溢,冰凉的琴音低沉,宝钗摇曳,金钿坠落。
还未弹完王昭君的哀怨曲,四周已满是凄凉之感。
在西风中,马蹄停在香气弥漫的小巷,笑声轻传。
想来司空早已习惯,初次面对如此美景,心痛难当。
夜色渐深,井边梧桐落叶,台阶下的蟋蟀也停止了鸣叫,林中的蝉声悄然。
幸好有个多情的浔阳司马,当时并未在华丽的宴席上。
众人竞相赞叹,沉醉于琴声中,直到酒杯交错。
春天的旋律,花朵鲜艳,再次展现出新的美丽。

注释

晋公别馆:晋公的别墅。
清时:清平盛世。
绿野堂:著名的聚会场所。
丽人:美丽的女子。
鹍弦:古代的一种弦乐器。
冰凝幽咽:琴音低沉。
金钿:古代妇女的装饰物。
昭君遗怨:王昭君的哀怨故事。
西风:秋风。
香街:香气四溢的小路。
司空:泛指达官贵人。
云鬟:形容女子的头发。
阑:尽,完。
砌蛩:台阶下的蟋蟀。
浔阳司马:指白居易,他曾任浔阳太守。
檀槽:古琴的槽隙,代指琴。
觥船:酒杯交错的场景。
芳春调:春天的音乐旋律。
红英翠萼:鲜艳的花朵。

鉴赏

这首宋词《绿头鸭·多丽》是晁补之所作,描绘了一幅新秋时节晋公别馆宴饮的场景。诗人以清时为背景,赞美了宴会的欢乐气氛,尤其是佳妓轻盈地弹奏琵琶,其音乐之美如雷雨般震撼人心,花香与乐声交织,营造出温馨又感伤的氛围。

"绣屏深、丽人乍出"形象地描绘了美女的出场,接着琵琶声中蕴含着昭君的离愁,使得整个宴会厅内弥漫着哀婉之情。西风中的嬉笑和香街驻马,增添了宴席的热闹,但诗人却感叹司空见惯的离别之苦,使得云鬟女子更显凄美。

夜色渐深,秋意浓重,蝉鸣渐息,增添了寂寥之感。诗人庆幸自己没有亲历那场盛宴,以免增添更多愁绪。最后,他赞叹琵琶的美妙,沉醉其中,直至深夜。全词通过琵琶声和季节变换,展现了诗人对繁华与落寞的感慨,以及对音乐艺术的赞赏。

收录诗词(815)

晁补之(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汉族,北宋时期著名文学家。为“苏门四学士”(另有北宋诗人黄庭坚、秦观、张耒)之一。曾任吏部员外郎、礼部郎中。工书画,能诗词,善属文。与张耒并称“晁张”。其散文语言凝练、流畅,风格近柳宗元。诗学陶渊明。其词格调豪爽,语言清秀晓畅,近苏轼。但其诗词流露出浓厚的消极归隐思想。著有《鸡肋集》、《晁氏琴趣外篇》等

  • 字:无咎
  • 号:归来子
  • 籍贯:济州巨野(今属山东巨野县)
  • 生卒年:公元1053年—公元1110年

相关古诗词

菩萨蛮

玉京不许尘容到。疏慵只合疏慵老。鸥鸟共烟波。

田夫与醉歌。忘怀无物我。莫似陈惊坐。

勋业付长闲。西山爽气间。

形式: 词牌: 菩萨蛮

菩萨蛮.代歌者怨

丝篁斗好莺羞巧。红檀微映燕脂小。当□敛双蛾。

曲中幽恨多。知君怜舞袖。舞要歌成就。

独舞不成妍。因歌舞可怜。

形式: 词牌: 菩萨蛮

菩萨蛮.永嘉郡君生日

百花含蓓东风里。南园小雨朱扉启。春色一年年。

年年花共妍。清谈招隐去。莫认如宾处。

华发好风光。林间此味长。

形式: 词牌: 菩萨蛮

黄莺儿.东皋寓居

南园佳致偏宜暑。

两两三三修篁,新篁新出初齐,猗猗过檐侵户。

听乱飐芰荷风,细洒梧桐雨。

午馀帘影参差,远林蝉声,幽梦残处。凝伫。

既往尽成空,暂遇何曾住。

算人间事、岂足追思,依依梦中情绪。

观数点茗浮花,一缕香萦炷。

怪来人道陶潜,做得羲皇侣。

形式: 词牌: 黄莺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