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是清代诗人黄与坚的《金陵杂感二首(其二)》,通过对历史遗迹的描绘,表达了对往昔辉煌与衰落的感慨。首句“龙虎钟山百战雄”以钟山的雄壮和历史上的战争豪情开篇,暗示了南京作为六朝古都的军事历史。次句“朔风吹浪下艨艟”则通过描绘江面上的战舰,展现了昔日战场的壮丽景象。
第三句“雕戈压阵黄沙断”进一步描绘了战争的激烈,兵器交错,黄沙漫天,显示出战斗的残酷。第四句“铁锁沈江赤烧空”则借铁锁沉江的历史典故,形容战火焚烧的惨烈,江面仿佛被赤红的火光映照。
第五、六句“鳷鹊观消春雪里,凤凰台冷暮云中”转而描绘景物,鳷鹊观和凤凰台是南京的名胜,春雪中的观楼和暮云笼罩的台阁,透出一种历史的沧桑和孤寂。
最后两句“由来帝业终荒草,铜狄何曾恋汉宫”揭示了主题,无论多少帝王兴衰,最终都会归于荒草,铜狄(古代的祭器,象征权力)也不再眷恋昔日的宫殿,寓意历史的无情和世事变迁。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历史遗迹为载体,寓言深远,表达了诗人对历史兴亡的深刻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