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元代刘鹗的《夜坐有感四首(其三)》描绘了社会变迁中礼乐与战乱并存的时代景象。首句"礼乐将兴日"暗示着和平与文化复苏的希望,然而紧接着的"干戈独盛时"则揭示了现实中的冲突与动荡。诗人指出尽管圣明的君主没有失德,但天意难以揣测,这体现了他对命运无常的感慨。
诗中对民众的质问"嗟尔民何负,甘心贼忍为?"表达了对无辜百姓遭受苦难的深深忧虑,以及对那些发动战争者的谴责。诗人对于社会的不公感到愤慨,但他并未沉溺于愤怒,而是选择"不平徒怏怏,推枕起裁诗",通过诗歌来抒发内心的情感和对公正的追求。
整首诗以深沉的笔触揭示了时代的矛盾,表达了诗人对理想与现实之间差距的思考,以及希望通过文学表达对社会问题的关注和呼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