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对乡村生活的向往与热爱。首联“隐市原来厌俗尘,林泉终许属閒人”,表达了诗人对城市喧嚣的厌倦,以及对自然山水的喜爱和向往,认为真正的闲适生活应该在林泉之间。颔联“主人半亩聊分住,归客全家且食贫”,描述了诗人与村民共享土地,过着简朴而自给自足的生活状态。颈联“得地数弓谋小筑,买山千树喜添薪”,进一步展现了诗人对土地的珍惜和对自然之美的追求,通过种植树木不仅美化环境,还解决了柴火问题。尾联“渡江子弟谁英物,独倚孤松岸角巾”,则以旁观者的视角,赞美了那些能够坚守本心,不为世俗所动的杰出人物,他们如同独立于世的孤松,保持着高洁的品性。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对乡村生活的深情描绘,以及对理想人格的颂扬,体现了清末文人对于自然和谐与精神自由的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