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词百首(其三十二)

宫庭皆应紫微垣,壮丽宸居显至尊。

赤子颙颙瞻父母,已将仁德比乾坤。

形式: 古风 押[元]韵

翻译

宫殿都映照着紫微垣的光辉,宏伟的皇宫展现出至高无上的尊贵。
百姓满怀期待地仰望他们的君主,如同孩子看待父母,已经将仁德之德比作天地一般广大。

注释

宫庭:宫殿。
皆:都。
应:映照。
紫微垣:古代星官名,象征皇权。
壮丽:宏伟。
宸居:皇宫。
显:展现。
至尊:至高无上。
赤子:百姓,比喻忠诚的臣民。
颙颙:仰望的样子。
瞻:看。
父母:这里指君主。
仁德:仁爱和道德。
比:比拟。
乾坤:天地,象征宇宙万物。

鉴赏

这是一首描绘皇宫壮丽景象的诗句,体现了对帝王至高无上权威的颂扬。首先,“宫庭皆应紫微垣”一句,以“紫微垣”比喻皇宫之宏伟,暗示着皇权与天道相连接,显示出一种超凡脱俗的气势。“壮丽宸居显至尊”则直接点出了帝王的威严和高贵,让人感受到皇宫不仅是物质上的宏大,更是精神上的庄严。

接下来的“赤子颙颙瞻父母,已将仁德比乾坤”两句,则转向描写君主对臣民的关爱与恩泽。“赤子”指的是普通百姓,“颙颙”形容他们仰望着的神情,而“瞻父母”则象征着百姓视帝王如同慈父母一般,寄予深厚的情感。最后,“已将仁德比乾坤”一句,用来强调君主的仁德之广大,不仅如天地般博大无边,而且与宇宙的根本法则相媲美。

整体而言,这两句诗通过对帝王形象的塑造,展现了古代中国的一种理想政治景象:君主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力,同时又是仁慈和爱的化身。这样的描绘不仅彰显了皇权的合法性,也反映出诗人对于君臣关系和国家秩序的美好愿景。

收录诗词(134)

和凝(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五代时文学家、法医学家。幼时颖敏好学,十七岁举明经,梁贞明二年(916)十九岁登进士第。好文学,长于短歌艳曲。梁贞明二年(916)进士。后唐时官至中书舍人,工部侍郎。后晋天福五年(940)拜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入后汉,封鲁国公。后周时,赠侍中。尝取古今史传所讼断狱、辨雪冤枉等事,著为《疑狱集》两卷(951年)。子和(山蒙)又增订两卷,合成四卷

  • 字:成绩
  • 籍贯:郓州须昌(今山东东平)
  • 生卒年:898-955年

相关古诗词

宫词百首(其三十三)

三农皆已辟田畴,又见金门出土牛。

块雨条风符圣化,嘉禾看却报新秋。

形式: 古风 押[尤]韵

宫词百首(其三十四)

进食门前水陆陈,大官斋洁贡时新。

明君宵旰分甘处,便索金盘赐重臣。

形式: 古风 押[真]韵

宫词百首(其三十五)

层台金碧惹红霞,仙掌亭亭对月华。

昨夜盘中甘露满,婕妤争去奏官家。

形式: 古风 押[麻]韵

宫词百首(其三十六)

水殿垂帘冷色凝,一床珍簟展春冰。

才人侍立持团扇,金缕双龙贴碧藤。

形式: 古风 押[蒸]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