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庭芳

山侗昔日,火院中间,千斤重担常耽。

镇日争名竞利,嫉妒悭贪。

万般忧愁思虑,又何曾、时暂心闲。

因个甚,养怨亲人口,二十有三。

正在迷津受苦,风仙至,专专救度愚顽。

二载才方省悟,跳出乡关。

如今逍遥坦荡,炼身中、七宝还丹。

功行满,访蓬瀛,再见师颜。

形式: 词牌: 满庭芳

翻译

过去的山侗之地,火神庙内,重担常常压在心头。
整天忙于争夺名利,心中充满嫉妒和贪婪。
无数忧虑萦绕,何时才能稍作心静。
为何要这样,以至于养成了亲人的怨恨,直到二十三岁。
在人生的困境中挣扎,风仙降临,专程拯救愚钝之人。
经过两年才有所领悟,离开家乡。
现在自由自在,修炼中炼出七宝丹。
功德圆满后,前往仙境,再见到师尊的面。

注释

山侗:古代山区的一种信仰或社区。
火院:可能指火神庙或者象征着生活中的困难。
千斤重担:比喻沉重的心理负担。
镇日:整天。
嫉妒:对他人成就的不满和羡慕。
悭贪:吝啬贪婪。
时暂心闲:偶尔能有一刻心灵宁静。
养怨:积累怨恨。
蓬瀛:蓬莱和瀛洲,神话中的仙境。
师颜:师尊的面容,代表智慧和指引。

鉴赏

这首元代马钰的《满庭芳》词,以山侗昔日的生活为背景,描绘了主人公从贪婪、烦恼到觉悟和解脱的心路历程。开篇描述了主人公在过去的生活中,沉溺于名利争夺,内心充满嫉妒与吝啬,无暇享受片刻宁静。接着,通过风仙的指引,他开始醒悟,跳出家乡的束缚,过上了逍遥自在的生活,并在修炼中追求长生之道。最后,表达了他功行圆满后,期待再次见到师尊的愿景。

整首词以简洁的语言,展现了人生的起伏与顿悟,以及对超脱世俗、追求精神自由的向往,具有一定的哲理深度。马钰作为全真教道士,其作品常常寓道于词,体现了道教的修行理念。

收录诗词(880)

马钰(元)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满庭芳

昔年名利,役碎顽心。气财酒色深沈。

方寸之间,荆棘仿佛成林。

因遇风仙省悟,觉从前、罪业弥深。

便改正,便改正改正。改正改正。

游历天心地肺,结云朋霞友,月伴风邻。

自在逍遥快乐,绝尽搜寻。

假使贫人退道,得荣华、富贵人钦。

我不肯,我不肯不肯,不肯不肯。

形式: 词牌: 满庭芳

满庭芳

七宝庵中,三清门里,全真堂建相当。

东西廊舍,堪可做云房。

凿石名为丹井,水甘美、有若琼浆。

玄玄处,修真环堵,幽雅不寻常。

云朋并霞友,微中讲论,妙里斟量。

处身心清静,便是仙方。

调息如同龟息,命灯内、性月圆光。

斋场上,文山道友,唱此满庭芳。

形式: 词牌: 满庭芳 押[阳]韵

满庭芳

年小灵童,出家学道,师言侧耳须听。

清晨早起,扫地莫扬尘。

梳洗身边洁净,然后刷釜拈盆。

厨房内,油盐米面,休得费半毫分。

客来须接待,行须缓步,语要低声。

守清贫寂淡,莫恋浮荣。

遇晚端身正坐,心清净、满目光生。

休改变,天长地久,自有好前程。

形式: 词牌: 满庭芳

满庭芳

般般识破,物物难惑。自然安魂定魄。

视听如聋如瞽,绝尽声色。

身心逍遥自在,没家缘、恩爱系勒。

无为作,乞残馀度日,无耻无格。

游历恣情坦荡,似孤云野鹤,有谁管得。

不羡荣华富贵,革车三百。

终日澄心遣欲,觉玄机、密妙易测。

功行满,做十洲三岛真客。

形式: 词牌: 满庭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