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明月出海东,照入我怀中。
两手捧怀笑,浮云生我胸。
移枕见远山,开窗得清风。
适意非有期,至道末有从。
蓬莱隔弱水,无力谁能杭。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对明月的深深感受和对自然的亲近。"明月出海东,照入我怀中",以明亮的月光照亮自己,营造出宁静而神秘的氛围。"两手捧怀笑,浮云生我胸",通过双手捧月的动作和内心的欢愉,表达了诗人对月光的喜爱和心境的开阔。
"移枕见远山,开窗得清风",诗人通过调整视角和动作,进一步沉浸在月夜的静谧与清凉之中,享受着自然的恩赐。"适意非有期,至道末有从",诗人感慨美好的感受并非刻意追求,而是自然而然流露,暗示了道家崇尚的无为而治的人生哲理。
最后两句"蓬莱隔弱水,无力谁能杭",以蓬莱仙境比喻理想境界,弱水象征难以逾越的障碍,表达了诗人对于理想境界虽向往却知其难及的无奈和淡然。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体现了湛若水作为明代学者的儒雅风范和人生哲学。
不详
少师事陈献章。弘治十八年进士,授编修。历南京国子监祭酒,南京吏、礼,兵三部尚书。在翰林院时与王守仁同时讲学,主张“随处体认天理”,“知行并进”,反对“知先行后”,与阳明之说有所不同。后筑西樵讲舍讲学,学者称甘泉先生。卒谥文简。著有《心性图说》、《格物通》、《甘泉集》等
仰看明月殿,灿灿姮娥居。
我欲跳身入,飞空骑蟾蜍。
归来启灵府,中有明月珠。
佩之当明月,圆光满八区。
愿扫浮云翳,本来无外须。
曲江江水长,欲济川无梁。
美人不可即,风度安可量。
飞鸟择高枝,鸣凤在朝阳。
黄唐世已远,千载空翱翔。
武溪溪水深,欲往隔云浔。
美人在何许,风采空遗音。
忧思满南北,托之被弦琴。
惟有江门石,可以写我心。
应变意弥定,到寺心颇动。
泥空乃多修,无事有大用。
溪行得自身,云卧无尘梦。
迢遥隔岭钟,风吹过阴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