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南歌子·慰闺人病起》由清代诗人薛琼所作,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位病愈女子的内心世界和周围环境的变化。
首句“雀舌难消渴,虾须不闭寒”运用了比喻的手法,将病愈女子的口渴比作雀舌难以消解的渴意,将寒冷比作虾须无法闭合的寒冷,生动地表现了女子在病后对温暖与滋润的渴望。
接着,“落花风起更尖酸”一句,通过描写春风中飘落的花瓣,暗示了季节的更替和自然界的微妙变化,同时也隐含着一种淡淡的哀愁,仿佛是女子内心的敏感与脆弱。
“薄薄罗杉休傍、小阑干”则进一步描绘了女子的穿着与周围的环境,薄薄的罗衫在微风中轻轻摇曳,似乎在提醒她不要过于接近那冰冷的栏杆,既体现了女子的娇弱,也暗示了她对未来的谨慎与期待。
下片“煮药忘寒食,薰香犯禁烟”两句,展现了女子在病愈后的日常生活状态,煮药时的专注与忘我,以及对传统习俗的遵守与突破,体现了她的生活态度和对自我健康的重视。
“乍晴门巷卖饧天”一句,通过描述初晴时门巷间卖糖人的场景,营造出一种清新愉悦的氛围,暗示了女子心情的逐渐好转和对外界美好事物的重新发现。
最后,“检点精神同步、看秋千”表达了女子在恢复健康后,开始关注并参与外界活动,与同伴一同享受春日的乐趣,象征着她从病痛中走出,重新融入生活的喜悦与活力。
整体而言,这首词以细腻的情感描绘和生动的场景刻画,展现了病愈女子从身体到心灵的恢复过程,以及对生活美好事物的向往与珍惜,充满了温馨与希望的气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