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江都治后徙胶西,衰老诸侯等弃之。
为问平津相天下,尚开东阁欲宾谁。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刘敞所作的《董相》。诗中通过描述董相从江都迁徙至胶西,年老体衰被诸侯抛弃的情景,表达了对董相命运的同情与感慨。接着,诗人以“平津相”这一历史人物作为参照,询问在当今社会,是否还有人愿意像平津相那样广开东阁,邀请贤士为宾,体现了对当前社会风气的反思和对人才重视的呼唤。
诗中运用了对比的手法,将董相的遭遇与平津相的盛名进行对比,突出了董相虽有才华却无人赏识的悲哀。同时,通过“尚开东阁欲宾谁”的疑问,表达了对当下社会缺乏包容和尊重人才环境的忧虑。整首诗情感深沉,寓意深远,不仅展现了诗人对历史人物的敬仰,也反映了其对现实社会的深刻洞察和思考。
不详
经学家、散文家。一作原甫,临江新喻荻斜(今属江西樟树)。庆历六年与弟刘攽同科进士,以大理评事通判蔡州,后官至集贤院学士。与梅尧臣、欧阳修交往较多。为人耿直,立朝敢言,为政有绩,出使有功。学识渊博,欧阳修说他“自六经百氏古今传记,下至天文、地理、卜医、数术、浮图、老庄之说,无所不通;其为文章尤敏赡”,与弟刘攽合称为北宋二刘,著有《公是集》
浮云不动月微明,锦帐香寒梦易惊。
犹觉春风花未发,独闻宫漏出重城。
北飞鸿雁南飞燕,扰扰俱非自在身。
莫向孤亭南北望,野花江草最愁人。
羡君归著老莱衣,风雨纷纭欲别时。
会是东堂许为友,自怜扶路不胜悲。
人生老去自多忧,索索逢春却似秋。
过尽百花初不省,何须风雨更添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