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表达了禅宗中"本来无所染"的思想,即万物原本清净,不受任何污染。开篇两句"大道本来无所染,白云那得有心期"描绘了一种超然物外、心境澄明的状态,诗人将这种境界比喻为自然界中洁净无瑕的白云,没有任何私心杂念。
第三句"远公独刻莲花漏"中的"远公"可能指的是一位高僧或是隐者,而"独刻莲花漏"则表现了他超脱尘世,专注于禅修之道。莲花漏是一种以莲叶形状制成的水滴计时器,用来记录时间。在这里,它象征着时间的流逝以及对内在精神修养的专注。
最后一句"犹向空山礼六时"显示了诗人对于远公这种精神状态的敬仰。"空山"可能是指深山老林,一个与世隔绝的地方,而"礼六时"则是佛教中的一种仪式,即一日之内分六个时辰进行礼佛或念经,以示敬意和修行。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界的描绘和禅宗理念的融合,展现了诗人对于清净心灵和超脱尘世的向往,以及对那种精神境界的赞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