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璞墓

气散风冲岂可居,先生埋骨理何如。

日中数莫逃兵解,世上人犹信葬书。

漂石龙涎春雾后,交沙鸟迹晚潮馀。

祗怜玉立三峰好,浮弄江心月色虚。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鱼]韵

鉴赏

这首明代诗人沈周的《郭璞墓》表达了对郭璞墓地的感慨和对历史人物命运的思考。首句“气散风冲岂可居”描绘了墓地环境的荒凉与不羁,暗示郭璞虽有才学,但其墓地却未能得到长久安宁。次句“先生埋骨理何如”表达了对郭璞身后事的疑问,暗含对其才华未得善终的惋惜。

“日中数莫逃兵解”可能是指历史上战乱频仍,连墓地也无法避免被侵扰的命运,而“世上人犹信葬书”则指出尽管如此,世人仍然相信风水之说,试图通过葬书来寻求庇护。

“漂石龙涎春雾后,交沙鸟迹晚潮馀”两句,通过自然景象进一步渲染墓地的孤寂,春雾后的漂石和晚潮后的鸟迹,都增添了凄清之意。最后,“祗怜玉立三峰好,浮弄江心月色虚”描绘了三峰独立,月色洒在江面的景象,以景结情,表达了诗人对郭璞墓地的哀怜以及对历史长河中个体命运的感慨。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郭璞墓为载体,寓言式地探讨了人生无常和历史沧桑的主题,展现了诗人深沉的历史感慨和个人情感。

收录诗词(1057)

沈周(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白石翁、玉田生、有居竹居主人等。汉族。生於明宣德二年,卒於明正德四年,享年八十三岁。不应科举,专事诗文、书画,是明代中期文人画“吴派”的开创者,与文徵明、唐寅、仇英并称“明四家”。传世作品有《庐山高图》、《秋林话旧图》、《沧州趣图》。著有《石田集》、《客座新闻》等

  • 字:启南
  • 号:石田
  • 籍贯:长洲(今江苏苏州)
  • 生卒年:1427~1509

相关古诗词

古墓

堂封千代失嵯峨,高树平来草漫坡。

白马萧萧行客路,黄牛呃呃牧儿歌。

只今丽石文章少,奈尔空山风雨多。

闻道昭陵亦如此,伤情不必问谁何。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歌]韵

黄黄坟上草

黄黄坟上草,青青复回春。

草死有生日,土中无起人。

人心期百年,谁存百年身。

有酒且为乐,我爱刘伯伦。

伯伦亦已矣,无酒浇其坟。

形式: 古风

祖坟栽树

德丘松柏旧阴阴,斤斧丁丁不满林。

树尽重栽亦容易,不能栽得子孙心。

形式: 七言绝句 押[侵]韵

为钱世行副宪写虞山先陇图

监宪临行尚倚舟,陇云阡月要图收。

一时缩地便行李,千里忘家惬宦游。

不待移书问封树,即教开卷见松楸。

清明官舍梨花酒,水墨微踪散远忧。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