抄书

沉疾已在躬,嗜书犹不废。

每闻有奇籍,多方必图致。

手录畏辛勤,数纸还投弃。

贸人供所好,恒辍衣食费。

往来绕案行,点画劳指视。

成编亦艰难,把玩自珍贵。

家人怪何用,推却从散离。

亦蒙朋友笑,既宦安用是。

自知身有病,不作长久计。

偏好固莫捐,聊尔从吾意。

有子虽二人,未知谁可遗。

我但要披阅,岂复思后世。

逢愚聚亦散,贤必能添置。

区区虑远心,何其错为地。

不如供目前,一卷有真味。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明代杨循吉的《抄书》诗,以个人的亲身经历,表达了对书籍的热爱和执着。诗人身体欠佳,但仍坚持阅读和收集稀奇的书籍,尽管这给他带来了经济上的压力,甚至家人和朋友不解。他深知自己的健康状况,但书籍对他而言如同珍宝,即使不能留给子孙,也只想在有生之年尽情享受阅读的乐趣。他认为书籍的价值在于当下,而非期待后世,这种对知识的追求和对书籍的珍视,体现了诗人高尚的精神追求。整首诗语言质朴,情感真挚,展现了古代文人对读书的痴迷与执着。

收录诗词(70)

杨循吉(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题书厨上

吾家本市人,南濠居百年。

自我始为士,家无一简编。

辛勤一十载,购求心颇专。

小者虽未备,大者亦略全。

经史及子集,无非前古传。

一一红纸装,辛苦手自穿。

当怒读则喜,当病读则痊。

恃此用为命,纵横堆满前。

当时作书者,非圣必大贤。

岂待开卷看,抚弄亦欣然。

奈何家人愚,心惟财货先。

坠地不肯拾,坏烂无与怜。

尽吾一生已,死不留一篇。

朋友有读者,番当相奉捐。

胜遇不肖子,持去将鬻钱。

形式: 古风 押[先]韵

咏阳山云泉庵大石奉和诸公同游联句之作

伟哉此阳山,有石俟歌诵。

形将冰块截,势与莲花共。

仰观一何高,登涉不可鞚。

鸟飞必徊翔,云出自腾滃。

孤圆外成峤,空朗中含洞。

瘦如辟谷良,清若食蚓仲。

深思殆天设,乍至令人恐。

浓萝作垂阴,寒泉滴为冻。

戴庵亦颠危,携觞更交综。耳胁或骈■,勤拳时独送。

巍巍上少并,森森下多从。

荒厓始谁开,倒树谅非种。

在兹三吴间,当以九鼎重。

崇岩借冠冕,卑峦听提控。

劳呼猿固匿,被压松堪讼。

曲躬始得门,侧身还入弄。

拂苔劣容眠,收乳兼资用。

志犹记秦馀,材曷遗禹贡。

立久气湿袍,啸高声答瓮。

论年越殷周,言时晦唐宋。

一为佛者居,永作游人奉。

病宜谧著史,寐称抟养汞。

四方传不诬,诸公评切中。

临谷足还酸,乘巅目偏纵。

支颐讵厌看,极口难竭讽。

鬼凿手须胼,鲸负背应痛。

东岱徒小鲁,西华缪推雍。

悬磬风发明,香炉烟结供。

曝沙伏灵鼋,食岗停远凤。

是知隆拔群,所贵秀合众。

偷余殿容榱,就隙亭阁栋。

枯藤蔓穿窍,长蛇舌撩缝。

轻盈受指弹,玲珑脱泥壅。

芾拜本无忝,羽撼争得动。

栽培稀尺闲,构架靡寸空。

炎伏凉自生,清秋月堪弄。

林深必赖烛,岚酷能作齆。

星光犹立芒,龙吟殊叶䃔。

岭狮驯已宾,阜狞敢与哄。

久嗟隔胜赏,频劳落清梦。

即欲营终栖,其奈怀微俸。

形式: 古风

见白发

料应白发有来时,三十登头似未宜。

愁已生根从汝摘,老先呈态要人知。

莫劳晓日梳千下,终见秋霜起一丝。

若道只因诗故白,邻翁元不会吟诗。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秋夜雨中

一阵复一阵,萧萧忽然至。

空堂灯火昏,卧听惟独自。

何哉人世间,有此恶滋味。

能令伏枕人,百计不能寐。

一般听雨愁,天下无可譬。

郁郁沉沉然,探怀却无事。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