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山居》诗,由清代诗人余榜所作,描绘了夏日山中居所的宁静与自然之美。
首联“长夏山居风物清,百花开后绿阴成”,开篇即以“长夏”点明时节,夏日悠长,山居环境清幽。百花盛开之后,绿荫渐浓,一派生机勃勃之景跃然纸上。
颔联“山遥每送当门色,树老常疑带雨声”,进一步渲染山居的静谧与深邃。山峰遥远,却仿佛在眼前,为居所添了几分神秘感;老树苍翠,偶尔传来似雨非雨的声音,增添了几分诗意与遐想。
颈联“破帽疲驴京国梦,弯弓射虎少年情”,转而抒发诗人对过往岁月的回忆与感慨。破帽疲驴,象征着远离尘嚣的隐逸生活;弯弓射虎,则是少年时的豪情壮志,如今只能在梦中回味。
尾联“怜他户外蛙鸣闹,不到江湖已半生”,以蛙鸣的热闹反衬山居生活的宁静,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欣赏与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即使未能真正涉足江湖,但心中那份对自由与冒险的向往,已在半生的岁月里悄然生长。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情的抒发,展现了山居生活的独特魅力,以及诗人对过往岁月的怀念与对自然之美的深深眷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