辘轳金井.废圃寻春,见樱桃花,感赋

玉窗长别,分今生、不见泪痕弹粉。

春梦潜窥,蓦相逢傍晚,亭亭细问。

背人处,倩妆谁认。朝雨香残,斜门烟亸,耐他思忖。

常时上林芳讯。见玉妃侵晓,撩乱双鬓。

妒杀夭桃,占东风不稳。

如今瘦损,悔前度、挂心提恨。

又欲成阴,一时判与,早莺衔尽。

形式:

鉴赏

这首诗名为《辘轳金井·废圃寻春》,是清代末年至近代初的文学大家王闿运所作。诗人以废圃中樱桃花为引,表达了深深的感慨。首句“玉窗长别,分今生、不见泪痕弹粉”,描绘了一幅女子离别的画面,泪水未干,却已无暇顾及妆容。接下来,“春梦潜窥,蓦相逢傍晚,亭亭细问”描绘了在傍晚意外重逢的情景,女子惊讶而深情地询问。

“背人处,倩妆谁认”暗示了女子过去的孤独和无人识得的美丽。“朝雨香残,斜门烟亸,耐他思忖”则通过环境的描绘,传达出女子对旧日情感的深深怀念和无尽思念。

“常时上林芳讯”暗指女子曾期待的爱情信息,但现实却是“见玉妃侵晓,撩乱双鬓”,暗示了爱情的失落和内心的憔悴。“妒杀夭桃,占东风不稳”运用比喻,表达女子对桃花盛开的嫉妒,以及对自己命运的无奈。

最后,“如今瘦损,悔前度、挂心提恨”直抒胸臆,女子因思念而消瘦,后悔过去的决定,心中充满遗憾。“又欲成阴,一时判与,早莺衔尽”以早春莺鸟衔花的景象,寓言美好的时光流逝,自己的青春也被岁月无情地带走。

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深沉,通过对废圃樱桃花的描绘,展现了女子由期待、失落到悔恨的情感历程,具有浓郁的哀婉之美。

收录诗词(112)

王闿运(清末近现代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文学家。又字壬父,世称湘绮先生。曾任肃顺家庭教师,后入曾国藩幕府。1880年入川,主持成都尊经书院。后主讲于长沙思贤讲舍、衡州船山书院、南昌高等学堂。授翰林院检讨,加侍读衔。辛亥革命后任清史馆馆长。著有《湘绮楼诗集、文集、日记》等

  • 字:壬秋
  • 号:湘绮
  • 籍贯:咸丰二年(1852)举
  • 生卒年:kǎi)运(1833—1916

相关古诗词

雨霖铃.辛卯九月十九夜雨

秋霖曾赋。自中年后,渐减愁趣。

连宵到晓何事,向孤镫外,敲窗摇树。

料是无眠惯听,更凄切蛩语。

蓦记起、飘箔红楼,点点声声断肠处。

残花落尽泥沾絮。总教天、漏尽何须补。

闲情已自难耐,争得管、酒帘花橹。

睡也休休,侵晓冲门、一段寒雾。

只怕到、丝鬓重青,早又潇潇暮。

形式:

暗香.定王台夜集

汉时月色。向古城一角,长窥词客。

试傍玉梅,岁岁春来探消息。

环佩归时夜冷,料瘦损、胡沙天北。

又十载、蜡屐重经,长啸楚天碧。南国。远岑寂。

比雪苑兔园,未近锋镝。故垣约略。

时有幽禽觑苔石。

休道长沙地小,长乐外、钟声堪忆。

这冷淡、踪迹处,几人觅得。

形式:

献仙音.江建霞母华淑人翠柏图

欧氏灰寒,孟家机暖,长念殷勤慈母。

紫诰回鸾,金觞捕鲤,春晖待报难补。

写不尽、书镫味,当年折菱处。岁华暮。

问从来、雪饕冰坼,几曾见、翠柏碧筠寒冱。

莫作傲霜看,想人生、随分为遇。

玉树庭阶,喜承欢、更有谢絮。

只披图暗恨,我亦曾经荼苦。

形式:

绿意.陈柏屏枫林山庄图

湘流碧玉。正浦云平处,翠松团屋。

世外仙源,归去来兮,三径丛兰更绿。

板舆惟道闲居好,浑不忆、禁钟边角。

只夜窗、听得书声,又似纺镫宵读。

万事如今莫问,且料理墙外,几株梅竹。

清绝湖南,枫树青青,分付楚累骚曲。

牧童钓客如相访,更休说、沧浪水浊。

尽流连,一片汀洲,稳放采菱舟宿。

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