咏榴花

敷敷英乍含,春尽叶已碧。

垂垂实稍残,秋晚花尚拆。

鲜妍谁造化,迟暮我彩色。

方托晨露滋,何知早霜烈。

天时岂顾望,生理自溢逼。

根柢或未衰,芳葩肯无益。

徐娘老情重,武后善涂泽。

所美出虚疏,其殃乃穷极。

参差共冲气,窈窕负灵识。

草木可毋讥,吾伤在人德。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咏榴花》由宋代诗人吕南公创作,通过对榴花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生命、自然与社会的深刻思考。

诗中首先描绘了榴花从初生到成熟的过程:“敷敷英乍含,春尽叶已碧。垂垂实稍残,秋晚花尚拆。”春天里,榴花含苞待放,叶子在春末已经碧绿;到了秋天,果实渐渐成熟,但花朵依然绽放。这种生命力的顽强和时间的流转形成鲜明对比。

接着,诗人赞美了榴花的鲜妍与生命力:“鲜妍谁造化,迟暮我彩色。方托晨露滋,何知早霜烈。”榴花的美丽是大自然的杰作,即使在生命的晚期,也依然保持着鲜艳的颜色。它依赖清晨的露水滋养,却不知严霜的来临。

“天时岂顾望,生理自溢逼。根柢或未衰,芳葩肯无益。”诗人感叹自然界的无情,生命的力量却能自我激发。即使根基可能未衰,花朵也不会失去其价值和意义。

接下来,诗人以“徐娘老情重,武后善涂泽”来比喻,表达了对社会现象的观察与思考。徐娘虽老而情深,武后则善于掩饰自己的真实面貌。这里暗含了对人性复杂性的探讨,以及对社会表面现象与内在本质之间差异的反思。

最后,“所美出虚疏,其殃乃穷极。参差共冲气,窈窕负灵识。”诗人认为美好的事物往往源自于简单与纯粹,而过度的追求和掩饰最终会导致灾难。这些美好的事物与复杂的内心世界相互交织,共同构成了丰富的人性。

“草木可毋讥,吾伤在人德。”诗人以草木为例,指出它们不会受到人类的非议,而人类自身的道德问题才是值得深思的。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社会道德沦丧的忧虑和对人性本质的深刻洞察。

综上所述,《咏榴花》不仅是一首描绘自然之美的诗歌,更蕴含了诗人对生命、自然与社会的深刻思考和对人性的独到见解。

收录诗词(356)

吕南公(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俗士

俗士各何在,来登盖徒然。

彼其见湖山,乃特论价钱。

为此可径绝,阴梯阻狙猿。

当有诗酒豪,相将快留连。

一醉抵万宝,高吟对遥天。

下视阛阓儿,污埃尽痴年。

嗟我濩落手,平生负云烟。

题诗不放纵,或似摹印圈。

安得冰雪才,同联座中篇。

形式: 古风

岁除感旧

旧德无路报,衰年又增多。

平生感激心,恐惧成蹉跎。

幽幽黄钟原,总角便经过。

一饭倚从母,徘徊类媕婀。

学书随群童,欢叫抵雁鹅。

相逞知字画,勇于渴寻河。

羞耻道赵壹,矜誇有甘罗。

岂云幼慇勤,乃取晚坎轲。

荏苒三十载,万千穷祟魔。

旧游不得寻,听问徒悲歌。

秋霜压芳兰,岂复异径莎。

愿见故根畹,邈如隔岷峨。

老穷怯脂韦,趣尚近笠蓑。

此恨长不没,安能辨蒿峨。

形式: 古风 押[歌]韵

偶题北轩

说儒论四方,以北为背明。

盖言幽阴位,有向即非亨。

遂令口耳儿,恶北如近刑。

安知壬癸交,于此兆万灵。

天元气始降,坎水首五行。

理数渐推迁,至兑乃秋成。

馀阴与初阳,分此朔易庭。

故为始终地,变化容可轻。

不但天道尔,人为亦该并。

帝王宅九垓,辅相罗贤英。

德虽若伊周,稽首为公卿。

如其恶北面,谁以臣庶称。

吾知讲析师,苟以巧自矜。

何能乱达识,止可欺愚冥。

吾来坐书屋,轩楹有北名。

题诗非赋咏,聊以说儒憎。

形式: 古风

初游投子山

东山未尝到,兴言往游观。

寻幽味已淡,全胜交凡官。

扬鞭遂出郭,樵路行萦弯。

遇险辄舍马,听松频侧冠。

霜天正枵寥,野吹何萧酸。

强步且数里,犹在荒林间。

峰回得古寺,一叩云中关。

高僧夺睡出,迎对如嗔烦。

解榻迸伏鼠,煮茶爆新泉。

东亭一何高,岌若崖临渊。

西庵更爽亢,基与堂甍班。

延缘遍登坐,共羡閒人閒。

同游二三子,取酒醺吾颜。

约略脩市果,横斜列山盘。

饮语快不彻,望睫张无端。

曦光忽衔西,归思攻馀欢。

撩樵洒醉毫,拂壁罗矛干。

调笑下前坂,暮色凄漫漫。

行矣重回首,林凹数声猿。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