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赠华阳洞隐者

归去华阳古洞天,高情萧爽绝凡缘。

牵萝石壁书红叶,散发云林卧紫烟。

长史玉经何日降,隐居真诀至今传。

江东却拟寻君去,合景回风问上玄。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鉴赏

这首元代诗人薛玄曦的《寄赠华阳洞隐者》充满了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与赞美。诗中描绘了一位隐者远离尘嚣,栖身于华阳古洞的宁静生活场景。

首句“归去华阳古洞天”,开篇即点明了隐者所居之地的神秘与古老,仿佛引导读者穿越时空,步入一个远离尘世喧嚣的幽静世界。接下来,“高情萧爽绝凡缘”一句,进一步刻画了隐者超脱世俗、心境高远的形象,他与凡尘的联系似乎已被斩断,心灵得到了彻底的净化与自由。

“牵萝石壁书红叶,散发云林卧紫烟”两句,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隐者的生活细节。他或许在石壁上题写诗句,或是在云雾缭绕的山林间悠闲地躺着,与自然融为一体,过着与世无争的生活。这样的画面,既富有诗意又充满禅意,让人感受到一种超然物外的宁静与和谐。

“长史玉经何日降,隐居真诀至今传”两句,表达了对隐者智慧与修行的敬仰之情。长史玉经,可能指的是某种珍贵的典籍或修炼之法,而“何日降”则暗示了这种知识或技艺的难得与珍贵。同时,也强调了隐者的修行成果至今仍在流传,影响深远。

最后,“江东却拟寻君去,合景回风问上玄”两句,表达了诗人对隐者生活的向往和对更高精神境界的追求。诗人想象自己将前往江东寻找这位隐者,一同在山水之间探寻宇宙的奥秘,寻求心灵的升华。

整首诗通过对隐者生活的描绘,不仅展现了对自然美景的热爱,更传达了对超脱世俗、追求内心平静与精神自由的向往。薛玄曦以清新脱俗的语言,将隐逸生活的美好与深邃展现得淋漓尽致,令人回味无穷。

收录诗词(29)

薛玄曦(元)

成就

不详

经历

徙居贵溪。道士。年十二入道龙虎山,师事张留孙、吴全节。仁宗时荐授大都崇真万寿宫提举。顺帝至正初,授弘文裕德崇仁真人,佑圣观住持,兼领杭州诸宫观。玄曦负才气,倜傥不羁,善为文,尤长于诗。有《上清集》

  • 字:玄卿
  • 号:上清外史
  • 籍贯:河东
  • 生卒年:1289—1345

相关古诗词

高远堂

数椽茅屋云中出,一抹青山坐上看。

读罢《黄庭》春雨后,刺桐花落鸟声寒。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寒]韵

赠聂尊师

青山寂寂雨潇潇,一个长松翠欲飘。

白发道人年八十,小楼閒坐说前朝。

形式: 七言绝句 押[萧]韵

题云林子南村隐居图

山高白石秀,竹密绿阴浓。

窗映风光扫,溪流月影重。

形式: 五言绝句 押[冬]韵

简高佥事尧臣

宪府开江左,清风肃百曹。

朝廷任隐逸,郡县睹英豪。

必使民情直,须除吏弊牢。

马周为善政,今古尚持操。

形式: 五言律诗 押[豪]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