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王伯申

太乙频看降紫庭,刘歆再世阐全经。

淮南久建藏书室,蓟北还依问字庭。

一径草深烟漠漠,六街花落雨冥冥。

何时共剪西窗烛,金石遗文证鼎铭。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青]韵

鉴赏

这首诗是清代诗人马宗琏所作的《怀王伯申》,表达了对王伯申这位学者的怀念和对其学术成就的敬仰。首句“太乙频看降紫庭”以神话中的太乙真人比喻王伯申的学问高深,仿佛天降紫气以示其非凡;“刘歆再世阐全经”则将他比作东汉学者刘歆,暗示其在经学上的卓越贡献。接下来,“淮南久建藏书室”描绘了王伯申学问渊博,藏书丰富;“蓟北还依问字庭”则表达了人们向他请教学问的场景。

诗中通过环境描写,“一径草深烟漠漠,六街花落雨冥冥”,渲染出一种静谧而略带凄清的氛围,象征着王伯申虽已离世,但他的学问仍在风雨中流传。最后两句“何时共剪西窗烛,金石遗文证鼎铭”表达了诗人期待与王伯申共享学术之乐,以及对王氏留下的宝贵文献的珍视,希望它们能继续照亮后人的研究之路。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典雅的笔触,既赞扬了王伯申的学术成就,又寄托了诗人的追思之情,展现了对古代学者的敬仰和对知识传承的重视。

收录诗词(12)

马宗琏(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题侯贞友画兰

采兰搴杜若,仿佛到潇湘。

之子江南住,空山正夕阳。

余情甚芬美,片石亦苍凉。

建业秋萧瑟,谁堪共举觞。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阳]韵

登迎江塔怀胡雒君浙西

凉秋景物最凄清,旷览平原爽气生。

塔院半天飘梵语,僧廊终夜走江声。

圣因月自三潭出,灵隐钟随一雁鸣。

此际临风倍惆怅,愁心飞渡越王城。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大鸿岭

纵目巍峨得胜场,晴霞众壑倏阴阳。

地连宣歙标孤柱,江注钱塘此滥觞。

朝日鲸波开蜃市,晚烟人语出羊肠。

村严虎警勤宵柝,旅舍挑镫夜倍长。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黟县道中

谷口暝烟生,疑近幽人宅。

小草媚秋光,寒潭荫深碧。

村舍倏周遭,岩居互开辟。

仄径忽旁通,不患前溪隔。

淳朴爱山农,悯予滞行役。

形式: 排律 押[陌]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