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天欲暮,旋觉白光寒。
银阙半空俄隐现,琼林万树各飞翻。何处是三山。
行且止,茸帽据征鞍。
任是梅花开遍也,不曾春梦落人间。诗思已阑珊。
这首诗描绘的是夜晚时分,天色渐暗,雪光映照的景象。"天欲暮,旋觉白光寒",诗人捕捉到了雪降临前的瞬间,那种由白天转为黄昏,雪光带来的微寒之感。接下来的两句"银阙半空俄隐现,琼林万树各飞翻",形象地刻画了雪花飘落如银河倒挂,覆盖在树林中的景象,仿佛仙境般奇幻。
诗人进一步表达了对远方仙境“三山”(传说中的仙山)的向往,但又意识到现实中无法追寻,只能"行且止",停驻马前,头戴茸帽,准备继续前行。他感叹即使梅花盛开,象征着春天的到来,自己却未曾有过如梦般的春景落入凡尘,诗人的思绪因此变得"阑珊",意即疲惫而难以集中。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沉的感慨,展现了诗人对雪景的独特感受以及对理想世界的憧憬与现实的对比,富有诗意和哲理。
不详
沈郎已自拚憔悴,惊心又闻秋雨。
做冷欺灯,将愁续梦,越是宵深难住。千丝万缕。
更搀入虫声,搅人情绪。
一片萧骚,细听不是故园树。
沈沈更漏渐咽,只檐前铁马,幽愁如诉。
倘是残春,明朝怕有,无数飞花飞絮。天涯倦侣。
记滴向篷窗,更加悽苦。欲谱潇湘,黯愁生玉柱。
久思词笔换兜鍪,浩荡雄姿不可收。
地覆天翻文字海,可能歌哭挽神州?
落落何人报大仇,沉沉往事泪长流。
凄凉读尽支那史,几个男儿非马牛!
世人皆欲杀,法国一卢骚。
民约倡新义,君威扫旧骄。
力填平等路,血灌自由苗。
文字收功日,全球革命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