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描绘了一位道士归隐山林的情景,充满了道家哲学与自然和谐的意境。
首联“脱屣都门骨已仙,山中故物尚依然”开篇即以“脱屣”这一动作,形象地表现了道士辞别尘世、遁入山林的超脱姿态,仿佛其灵魂已先于肉体进入了一个更为纯净的精神世界。同时,“山中故物尚依然”则暗示了自然界的永恒与不变,与道士追求的长生不老之术相呼应。
颔联“寒窗火伏烧丹灶,暖谷烟生种玉田”进一步展现了道士在山中的生活状态。通过“寒窗火伏”和“暖谷烟生”的对比,既描绘了冬夏两季的不同景象,也暗含了修炼过程中的艰苦与坚持。烧丹灶象征着炼丹求仙,种玉田则寓意着种植灵芝等仙草,都是道士追求长生不老的重要手段。
颈联“一马看来齐万物,双龙化去历千年”运用了比喻手法,将自己骑马行于山间,与万物平等看待,比作双龙化去千年,表达了对自然宇宙的敬畏与融入。这不仅体现了道家的“顺应自然”思想,也暗示了道士修行的高深境界。
尾联“长生久视宁无诀,安得从师老后天”直抒胸臆,表达了对长生不老之道的渴望与追求,同时也提出了如何才能达到这一目标的问题。最后一句“安得从师老后天”,表达了对能够跟随高人学习,掌握长生秘诀的向往,体现了诗人对于道家智慧的崇敬与追求。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道士归隐山林生活的描绘,展现了道家哲学中的自然观、生命观以及对长生不老的追求,语言流畅,意境深远,富有哲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