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振廪縻金气自和,政声谁为勒嵯峨。
牛羊垄上饥民绝,鹅鸭池边勇士多。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乡村景象,诗人以郑守的原韵为基础,表达了对社会公正与民生的关注。"振廪縻金气自和",这里的"振廪"指的是打开粮仓济贫,"縻金"象征着政府的财富用于救助,整个画面透露出和谐的气息。"政声谁为勒嵯峨",意思是说良好的政治声誉是由那些公正施政的人赢得的,"嵯峨"形容政绩显著。
接下来两句对比鲜明:"牛羊垄上饥民绝",意味着田间不再有饥饿的百姓,反映出政策的成效;而"鹅鸭池边勇士多"则暗示了社会安宁,因为富裕的生活使得更多的人能够投身于保护和建设家园,成为勇士。
整首诗通过生动的场景,赞美了公正的治理带来的社会繁荣和人民安居乐业,体现了诗人对于良好社会治理的理想追求。
不详
汉族,一作许昌(今属河南)人。词多抒发山林情趣,如〔柳梢青〕"云淡秋云"、〔贺新郎〕"病起情怀恶"等。著有《涧泉集》、《涧泉日记》、《南涧甲乙稿》、《南涧诗余》。存词80余首
九陌歌呼属后游,一蓑风景付渔舟。
相逢且向南溪看,玉作灵山万石楼。
腊里三看雪满衢,使君当奉十行书。
先生履敝人应笑,泥滑东家许借驴。
璜溪亦有钓鱼人,一笑鹰扬扫战尘。
不会先生辞汉祖,投竿深坐此江滨。
宋景文为工学问,贺方回亦擅诗歌。
半山人去东坡没,妙墨空嗟楯上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