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入松.过吴门旧居

重重云树掩清秋。何处问归舟。

罗巾留得簪花笔,数行字、百遍凝眸。

青鬓年光飘羽,沧江身世浮鸥。阊亭西去橹枝柔。

载酒赋重游。黄昏贪泊横塘岸,为当时、曾傍妆楼。

洗尽画帘人影,一痕新水芳洲。

形式:

鉴赏

这首《风入松·过吴门旧居》由清代末年至近现代初的诗人俞陛云所作,描绘了诗人重游旧居时的复杂情感与景象。

开篇“重重云树掩清秋”,以“重重”二字描绘出树木繁茂、云雾缭绕的景象,营造出一种深邃而幽静的氛围,将读者带入一个充满诗意的秋季世界。“何处问归舟”,则引出诗人对过往时光的追忆,以及对归家之舟的追寻,透露出一种淡淡的忧伤和怀旧之情。

接着,“罗巾留得簪花笔,数行字、百遍凝眸”,通过细节描写,展现了诗人对往昔美好时光的怀念。罗巾上留下的簪花笔迹,以及反复凝视的数行文字,都承载着诗人对过去岁月的深情回忆。这种细腻的情感表达,让人感受到诗人内心的柔软与细腻。

“青鬓年光飘羽,沧江身世浮鸥”,这两句进一步深化了诗人对时间流逝和人生漂泊的感慨。青色的鬓发随风飘动,象征着青春的流逝;沧江之上,鸥鸟自由飞翔,仿佛是诗人内心渴望自由与宁静的象征。这一对比,既表达了对青春易逝的惋惜,也寄托了对自由生活的向往。

“阊亭西去橹枝柔,载酒赋重游”,描述了诗人再次踏上旅程,前往阊亭西边的情景。在这一路上,他或许会与友人共饮美酒,吟诗作赋,享受重游旧地的乐趣。这一场景充满了友情与诗意,展现出诗人乐观豁达的一面。

最后,“黄昏贪泊横塘岸,为当时、曾傍妆楼。洗尽画帘人影,一痕新水芳洲”,描绘了诗人黄昏时分在横塘岸边停留的情景。他似乎想起了曾经在妆楼旁的美好时光,那些画面如同被新水洗净的人影,只剩下一片清新与淡雅。这不仅是对过去的回忆,也是对当下心境的一种净化与升华。

整首词通过细腻的描绘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诗人对过往的深深怀念、对自由的向往以及对当下心境的自我净化,情感丰富而深沉,语言优美而富有诗意,是一首值得细细品味的佳作。

收录诗词(138)

俞陛云(清末近现代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风入松.过西湖旧居

西湖不厌百回经。风日忆承平。

画船散后供幽赏,烟云态、百变阴晴。

秋在寂无人处,诗怀荡入空明。凤林重听晚钟鸣。

坏壁认题名。墙阴一片苔衣绣,想拈毫、曾立娉婷。

摇落江天文藻,钱塘凄咽潮声。

形式:

买陂塘.题丹石五弟所著言情小说

傍湘筠、一痕梦雨,三生絮禅难证。

十年恩怨鸳鸯褥,花底月明交影。眠未稳。

倩金匼余香,融得相思凝。啼莺唤醒。

怎小倦搴帷,落英如雪,换却好风景。

青春事,准拟采芳幽径。兰苕翡翠相并。

随函喜鹊猜应到,倘有银河中梗。人语静。

怅细雨红梨,添了花枝病。霜钟暮警。

荡宛转吟魂,双烟凌紫,绕遍翠鸾镜。

形式:

菩萨蛮.以清泉白石,养春兰数丛,作花颇盛

花磁绮石沈檀几。微波漾出春痕细。湘女秀鬟斜。

东风珠幕遮。明琼轻约步。不受芳泥污。

生长苎萝乡。相思烟水长。

形式:

水龙吟

酒边断句飘零,休烦传唱旗亭遍。

那知换得,洛川珠佩,惊鸿瞥现。

缓带翾风,轻裾蘸水,神光一片。

掩红闺几度,沈吟取格,费银烛,三商剪。

依约凌波步浅。拂香缨、桂旗暮卷。

芳情焉托,绛霄路迥,黄初人远。

飒飒灵飙,沈沈云海,几多清怨。

写空濛无际,青峰斜月,雁声凄断。

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