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翳日多乔木,维舟取束薪。
静听江叟语,尽是厌兵人。
这句诗描绘了一个宁静的江景,其中翳日指的是树木浓密,遮蔽了阳光;多乔木则是形容岸边林木丛生。维舟取束薪表现了诗人在江上泛舟,偶尔停靠岸边收集些枯枝作燃料的画面。这两句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写,为读者营造出一种闲适自得的情境。
静听江叟语一句则转换了场景,诗人在平静中聆听江边老叟的谈话。这里的“江叟”指的是生活在江边,经验丰富的老人,而非特定人物。而“俱是厌兵人”则透露了这些江边老人的共同心声——厌倦战争。这不仅仅是一种情感表达,也反映出当时社会对和平生活的向往,以及对长期战乱的厌烦。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生动的景物描写和人物语言,传递了一种对和平安宁生活的渴望,同时也折射出了当时社会的一般心态。
不详
( xǔ许),吏部尚书徽之子,钱徽之孙,善文词
箭漏日初短,汀烟草未衰。
雨馀虽更绿,不是采蘋时。
渚边新雁下,舟上独凄凉。
俱是南来客,怜君缀一行。
牵路沿江狭,沙崩岸不平。
尽知行处险,谁肯载时轻。
云密连江暗,风斜著物鸣。
一杯真战将,笑尔作愁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