渡混同江

十年八唤清江渡,江水江花笑我劳。

老境归心质孤月,倦游陈迹付惊涛。

两都络绎波神肃,六合清明斗极高。

湖海小臣尸厚禄,梦寻烟雨一渔舠。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豪]韵

翻译

十年间多次呼唤过清江渡口,江水江花仿佛在嘲笑我的辛劳。
年老时归心如孤月般纯粹,疲倦的旅程和旧迹都交付给汹涌的波涛。
京城与地方官员往来频繁,波涛间显得神圣庄重,天地间清明景象无比高远。
作为湖海间的小官,领取丰厚的俸禄,只愿在梦中追寻烟雨中的渔舟。

注释

十年:形容时间长久。
八唤:多次呼唤。
清江渡:地名,可能指一个渡口。
笑我劳:嘲笑我的辛苦。
老境:老年。
归心:回归之心。
质孤月:比喻心境如孤月般纯洁。
倦游:厌倦了长期的旅行。
陈迹:过去的经历或遗迹。
两都:指长安和洛阳两个古都。
络绎:连续不断。
波神肃:波涛显得神圣庄重。
六合:天地四方。
斗极高:景象极其高远。
湖海小臣:自谦之词,指自己是微不足道的官员。
尸厚禄:领取丰厚的俸禄却无所作为。
梦寻:在梦中寻找。
渔舠:小渔船。

鉴赏

这首诗是金代诗人蔡松年的作品《渡混同江》。诗中,诗人以十年间频繁渡过混同江为背景,江水与江花似乎也在嘲笑他的辛劳。他感叹自己在老年时回归内心,如同孤月一般质朴,对过去的倦游生涯感到疲惫,那些旧迹已被惊涛所淹没。诗人描绘了京城和四方的繁华景象,以及江面的庄重宁静,意象生动。最后,他自嘲身为朝廷官员领取丰厚俸禄,却只能在梦中追寻如烟雨般的渔舟生活,流露出对自由生活的向往和对官场生活的厌倦。整首诗情感深沉,寓言性强,展现了诗人的人生感慨和理想追求。

收录诗词(145)

蔡松年(金)

成就

不详

经历

因家乡别墅有萧闲堂。真定(今河北正定)人,金代文学家。宋宣和末从父守燕山,宋军败绩随父降金,天会年间授真定府判官。完颜宗弼攻宋,与岳飞等交战时,曾为宗弼“兼总军中六部事”,仕至右丞相,封卫国公,卒谥“文简”。松年虽一生官运亨通,其作品在出处问题上却流露了颇为矛盾的思想感情。内心深处潜伏着的民族意识使他感到“身宠神已辱”,作品风格隽爽清丽,词作尤负盛名,与吴激齐名,时称“吴蔡体”,有文集《明秀集》传世

  • 籍贯:故自号萧闲老
  • 生卒年:1107~1159

相关古诗词

庚申闰月从师还自颍上对新月独酌十三首(其四)

人言归甚易,但苦食不足。

必使极其求,万钟不盈腹。

处世附所安,无祸即无福。

却视高盖车,身宠神巳辱。

形式: 古风

鹧鸪天(其二)

秀樾横塘十里香,水花晚色静年芳。胭脂雪瘦熏沉水,翡翠盘高走夜光。

山黛远,月波长,暮云秋影蘸潇湘。醉魂应逐凌波梦,分付西风此夜凉。

形式: 词牌: 鹧鸪天

次段吉甫助教春日怀江南韵

花底开尊待月圆,罗衫半浥酒痕鲜。

一年湖上春如梦,二月江南水似天。

修禊每怀王逸少,听歌却忆李龟年。

卜邻拟住吴山下,杨柳桥边舣画船。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南城咏古十六首(其一)黄金台

落日燕城下,高台草树秋。

千金何足惜,一士固难求。沧海谁青眼?

空山尽白头。还怜易河水,今古只东流。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尤]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