啄木唫

啄木鸟,五花色。朝飞城南,暮飞城北。

老树无虫啄,风叶徒恻恻。

鸟以虫为饵,虫在树心里。

雨注风刮树欲死,明年何处哺其子。

尔不见首阳山中蝉,吸露向风烟。

又不见延陵江上雁,啄稻在平田,只今树木高于天。

吁嗟啄木鸟,尔心胡不然。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通过描绘啄木鸟的生活状态和环境变迁,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生态与生命意义的深刻思考。诗中的啄木鸟象征着勤劳与生存的本能,它以虫为食,不辞辛劳地在老树间寻找食物,反映了自然界中生物为了生存而不懈努力的景象。

“朝飞城南,暮飞城北”,生动地描绘了啄木鸟忙碌的身影,它们在一天之内往返于城市的不同角落,体现了生命的活力与忙碌。然而,“老树无虫啄,风叶徒恻恻”则揭示了环境的变化对生物生存的影响,老树缺乏虫子,风中的落叶似乎也显得凄凉,暗示了自然环境的脆弱与变化。

“雨注风刮树欲死,明年何处哺其子”表达了对自然环境恶化的担忧,风雨交加可能导致树木枯萎,使得啄木鸟未来觅食更加困难,预示着生命的不确定性和环境的不可预测性。

最后,“尔不见首阳山中蝉,吸露向风烟。又不见延陵江上雁,啄稻在平田”通过对比,赞美了蝉和雁的生存智慧——蝉吸露水,雁啄稻谷,它们适应环境,找到了适合自己的生存方式。这种对比强调了适应与生存的重要性。

“只今树木高于天。吁嗟啄木鸟,尔心胡不然”则是对啄木鸟的反思,诗人希望啄木鸟能够像蝉和雁一样,找到更适宜的生存之道,表达了对自然和谐共生的向往和对生命智慧的颂扬。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形象生动的描绘和深邃的思考,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生态的关注以及对生命意义的探索,是一首富有哲理意味的佳作。

收录诗词(564)

杨巍(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和吕山人戏作病足病腹歌

嗟我方病足,君何亦病腹。

狂来还饮几斗酒,行时须仗一竿竹。

我足经旬不出门,昨宵犹梦向王屋。

鞭箠雷霆开道路,喝叱鸾鹤同奴仆。

君腹几日不能食,就中空阔多所畜。

已饮仙家之玉液,更得佛氏之金粟。

拉君共上昆崙居,餐霞驭风心何如。

形式: 古风

天生黍歌

吾皇圣德一何深,小臣两次受兼金。

买田百亩连沧海,结宇三间傍翠岑。

耕凿自拟他日事,驱驰欲尽平生心。

自从得病放田里,伏枕三年今始起。

为农转觉帝力多,疏懒其如众口何。

不乘款段泽中去,长荷锄犁岭上过。

可喜今逢大有年,官家为政若烹鲜。

柴门不见里胥到,野老惟闻日晏眠。

夜来新得满犁雨,南亩有禾深几许。

初闻木绵齐发花,更报荒田皆生秬。

频年赤地愁无禾,谁能不播苗尽吐。

人力虽勤未必然,始知造化功为巨。

清贫已得真宰怜,酒钱不苦无人与。

时当伏腊可作粢,客若远来亦堪茹。

里中贫者无其数,落穗任教村僮取。

感应由来仰至尊,秋成定然酒满盆。

醉祝吾皇亿万寿,以报天高地厚恩。

形式: 古风

和吕二山人病酒作

君来不独为逃暑,河朔风流自今古。

解囊时出海岳图,对人不作寒暄语。

平生嗜酒苦无钱,愿我买田多种黍。

年年五月访我来,红葵白葵满树开。

不须更作惊人句,且向花前倾酒杯。

形式: 古风

题万松图谢客惠双柏树

感君惠我二柏树,为君试写万松图。

醉中落笔无远近,醒后看之亦扶疏。

梦入天台第几峰,千岩万壑尽苍松。

晴宵白昼作风雨,屈枝老干蟠虬龙。

闻道此中堪避世,服松餐柏固元气。

祗因轩冕误长生,佳树移来想高致。

野人家在沧海浔,顿令蓬户罗清阴。

病来已弃大夫职,老去能参般若心。

吁嗟乎得此二柏树,何啻双南金。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