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居夏日

官府不著名,散迹村落深。

白云自朝暮,青山无古今。

爱此夏日永,门巷多繁阴。

呼儿具绳床,不履亦不簪。

殷勤好风来,为我消烦襟。

一饱万事了,何用腰黄金。

羁勒困名马,网罗多珍禽。

何如山鹿痴,呦呦恋长林。

形式: 古风 押[侵]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祥和的乡村夏日生活画卷。诗人赵元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官府之外的隐逸生活,远离尘嚣,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场景。

首句“官府不著名,散迹村落深”点明了诗人远离官场,选择隐居于村落深处的生活状态。接着,“白云自朝暮,青山无古今”两句,通过自然景象的描绘,营造出一种超脱世俗、悠远宁静的氛围。白云飘渺,青山永恒,象征着诗人追求的精神境界——超越时间与空间的束缚,与自然融为一体。

“爱此夏日永,门巷多繁阴”表达了诗人对夏日乡村生活的喜爱,以及在繁密树荫下的惬意感受。夏日的长昼,门巷间的绿荫,为诗人提供了避暑纳凉的绝佳场所,也象征着内心的宁静与平和。

“呼儿具绳床,不履亦不簪”描绘了诗人与家人共享天伦之乐的情景。无需繁琐的礼节,只需简单的绳床,就能享受生活的乐趣。这反映了诗人对简朴生活的向往,以及与家人亲密无间的关系。

“殷勤好风来,为我消烦襟”一句,诗人借好风之助,消解了心中的烦忧,进一步强调了自然环境对于心灵的抚慰作用。好风不仅带来了清凉,更带来了心灵的宁静与解脱。

“一饱万事了,何用腰黄金”体现了诗人对物质财富的淡泊态度,认为满足基本生活需求即可,不必过分追求物质享受。这种观念反映了诗人对精神富足的重视,以及对简单生活的推崇。

“羁勒困名马,网罗多珍禽”与前文形成对比,讽刺了官场中为了名利而束缚身心的行为,以及社会上为了获取珍稀之物而不择手段的现象。诗人通过这一对比,表达了对自由与真实的渴望。

最后,“何如山鹿痴,呦呦恋长林”以山鹿为例,赞美其对自然的忠诚与热爱,与人类社会中的种种束缚形成鲜明对比。山鹿的自由自在,成为了诗人理想生活状态的象征。

综上所述,这首《村居夏日》通过细腻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乡村生活的热爱与向往,以及对自然、简朴生活的追求。诗中充满了对自由、宁静与和谐的向往,同时也对官场的束缚与社会的浮躁进行了反思与批判。

收录诗词(37)

赵元(金)

成就

不详

经历

一名宜禄。幼举童子科。后调巩西簿,以眼病去官。有诗名。南渡后,往来洛西山中

  • 字:宜之
  • 号:愚轩居士
  • 籍贯:定襄

相关古诗词

次韵答裕之

薄莫敲门喜客佳,水萍风絮共天涯。

行藏一话倾心肺,古律三诗淬齿牙。

朱研不妨閒度日,青山终得共餐霞。

扶持老病须君辈,满地豺狼万里家。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麻]韵

书怀

懒退无心廪与庖,愿㩦诸子斸山硗。

閒消白日醒吟醉,猛省浮生梦幻泡。

窈窕云山三兔窟,漂摇风树一鸠巢。

联名便入村家社,莫认公卿是故交。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肴]韵

寄裕之二首(其一)

汩没兵尘满鬓霜,买邻心乐古清凉。

閒陪老秀春行脚,闷欠臞元夜对床。

正欲脱身求兔窟,谁能随世转羊肠。

南阳未比嵩阳好,满眼交游即故乡。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寄裕之二首(其二)

老懒愚轩百不能,饱谙人意冷于冰。

清狂旧日耽诗客,灰朽而今有发僧。

梦裹纸衾三丈日,话延雪屋一龛灯。

新开一径通兰若,斩尽清凉旧葛藤。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蒸]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