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恪画醉僧

倒街卧路谁复嗔,粥鱼斋鼓强唤人。

莫疑只今五斗醉,要会从来三昧身。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真]韵

翻译

倒在街头,躺在路边,又有谁会责怪,僧侣们敲着斋饭的鼓声勉强唤醒了他。
别以为他现在是因为喝醉了才这样,他是在体验一种深刻的领悟,那是他的禅定境界。

注释

倒街卧路:形容醉酒或疲惫不堪的样子,倒在街上,躺在路上。
嗔:责怪,怨恨。
粥鱼斋鼓:僧侣们在清晨或斋戒时敲的鼓声,粥鱼指僧人的斋食。
五斗醉:原指陶渊明因不满官场而归隐,此处可能象征饮酒过量或逃避现实。
三昧身:佛教术语,指修行者达到心神专注、忘我入定的状态。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醉酒的僧人与世俗生活相悖离的情景。"倒街卧路谁复嗔"一句,表达了僧人对世间纷扰无动于衷的态度,他躺在街道上,似乎已经超脱了世俗的评判和忧虑。"粥鱼斋鼓强唤人"则是对比鲜明地描绘了一幅常人的生活场景,他们被日常的饮食和宗教仪式所牵扯,但这都无法打扰到醉僧的清净世界。

接着,"莫疑只今五斗醉,要会从来三昧身"一句,则透露出诗人对醉酒状态的赞美。"五斗醉"形容的是极度的醉意,而"要会从来三昧身"则是说在这种醉态中,可以达到一种与宇宙合一、超然物外的精神境界。

整首诗通过对比,展现了诗人对于世俗生活和精神修养之间关系的独特思考。同时,这也体现出了中国古代文人对于饮酒作乐,追求心灵自由的文化传统。在这里,石恪画醉僧不仅是形象的描绘,更是诗人内心世界的映射。

收录诗词(351)

吴则礼(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公元?年至一1121年字子副,富川(一作永兴。生年不详,卒于宋徽宗宣和三年。以父荫入仕。会为军器监主簿,因事谪荆州。官至直秘阁,知虢州。工诗,与唐庚、曾纡、陈道诸名士唱和。晚年居豫章,自号北湖居士。则礼著有北湖集十卷,长短句一卷,《书录解题》并傅于代

  • 籍贯:今湖北阳新)

相关古诗词

买菊

偶烦孔方兄,聘此高妙姿。

粲然顾我笑,佳哉今何时。

维摩初不病,坐获大奇胜。

便拈楖栗来,祖师有律令。

形式: 古风

再用前韵

玉涧安在哉,注目匡山云。

都梁有奇特,渠自能挽君。

伏雌端可烹,岂惟酒盈樽。

老子堪料理,枯肠为之醺。

奕奕弦上语,大似机中纹。

白头得胜妙,叹咤初未闻。

更弹醉翁操,洗我蒲团昏。

且复瀹龙焙,谁言淮水浑。

形式: 古风

再至山阳

北湖锥也无,四海一儿子。

此生吾知之,不过老病死。

五斗一强谋,要饱聊尔耳。

秃发犹读书,尽胜种种事。

初解行脚包,问讯长淮水。

端欲洗枯肠,相见辄欢喜。

将借官屋居,聊复置床几。

更煮楚州糜,尚欠淮南睡。

手中楞严经,咀嚼真有味。

姑降老鼻雷,岂复论字义。

形式: 古风

刘明适屡欲子苍过其居小酌以诗招之

吐心著地谁复识,只有平生韩子苍。

端恨茅屋付秋草,试吟玉绳低建章。

枯肠君饱大官肉,秃鬓我老尚书郎。

爱酒不论天下士,快来脱帽持一觞。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