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题赵仁父两山堂

两山对立著君三,山意无穷勿浪参。

静底规摹随处有,忙时事业个中涵。

移文肯为轻离北,采菊何尝索见南。

会取孔门仁者意,等闲风月不虚谈。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覃]韵

翻译

两座山相对峙着你,山中的意境深远莫测。
在宁静中寻找规则和模仿无处不在,忙碌时也能在其中找到事业的内涵。
即使被调职北方,也不会轻易离开,像采菊南山的隐逸生活。
要领悟孔子门徒的仁爱精神,不要空谈风花雪月,要付诸实践。

注释

两山:指代两个对立的山峰。
对立:相对而立。
君三:可能是指诗人自己或某人。
勿浪参:不要轻易揣测。
静底:静谧之中。
规摹:模仿、学习。
个中涵:其中蕴含的道理。
移文:调动职务。
轻离:轻易离开。
北:北方。
采菊:隐居生活的象征,如陶渊明《饮酒》中的‘采菊东篱下’。
孔门:孔子的门徒,儒家学派。
仁者意:仁爱的精神。
虚谈:空洞的谈论,无实际意义的话。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徐侨所作的《寄题赵仁父两山堂》。诗中,诗人以两山对立的形象开篇,寓言般地表达了对赵仁父的敬仰和对深邃哲理的思考。"两山对立著君三",暗示了赵仁父的威严与智慧如同两座山峰,令人仰止。接着,诗人强调在忙碌的生活中,赵仁父依然能从静中寻找智慧,他的生活和事业都充满了深意。

"静底规摹随处有,忙时事业个中涵",进一步描绘了赵仁父即使在繁忙之中也能保持内心的平静,将生活的艺术和事业的内涵融为一体。诗人提到"移文肯为轻离北,采菊何尝索见南",借典故表达赵仁父淡泊名利,不为世俗所动的高尚品格,同时也赞美了他的超然境界。

最后,诗人以"会取孔门仁者意,等闲风月不虚谈"收尾,高度评价赵仁父能够理解和实践孔子倡导的仁爱之道,他的生活态度并非空谈,而是实实在在地体现在日常的风月之中。整首诗通过山水意象和典故,赞扬了赵仁父的品德和修养,展现了诗人对其深深的敬仰之情。

收录诗词(85)

徐侨(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得严陵推官

拟乞四明幕下客,忽得严陵阙两年。

造物故怜贫已甚,去家不费一篙船。

世事低昂吾有分,人生出处亦关天。

钓台高士不可尚,赢得桐江在眼前。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晨兴耕庵

往来乌兔底匆忙,老去身心只自将。

理栉不胜浑种种,翻书未了苦忙忙。

情知世俗风光浅,日觉山林气味长。

有负夙心依屺岵,更将馀力事松篁。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喻叔厚总干寄诗甚富

从君把酒炉峰下,去踏黄尘三见秋。

别后便教诗社冷,梦中尤忆草堂幽。

忽承珠玉联佳什,剩喜亭池添胜游。

最想版舆频御处,山花庭草总忘忧。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道中口占呈能之

阙然不见怀千虑,特地相过无一言。

平日交情如水淡,暂时客里似春温。

酒随深浅有馀味,事向细微无不论。

漫道与君心莫逆,谁知朴直个中存。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元]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