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月十四日宿东林寺

看尽江湖千万峰,不嫌云梦芥吾胸。

戏招西塞山前月,来听东林寺里钟。

远客岂知今再到,老僧能记昔相逢。

虚窗熟睡谁惊觉,野碓无人夜自舂。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冬]韵

翻译

看尽江、湖、河、海,阅过千万山峰。小小的云梦泽薮,哪里会芥蒂在胸?
借得一点天真,请来了西塞山前的月亮;与我一齐倾听东林寺的钟声。
没有想到我今天能够再次故地重游,老僧却记得八年前相逢的情景。
我敞开窗儿睡了,是谁把我惊醒?原来远处的村野,还有水碓夜舂。

注释

东林寺:庐山著名古刹,晋高僧慧远所建,为我国古代著名寺院之一。
自唐代开元以来,是诗人墨客歌咏题名处所。
云梦:楚国泽名。
其址大致包括今湖南益阳、湘阴以北,湖北江陵、安陆以南地区。
芥:芥蒂,比喻心中的嫌隙或不快。
西塞山:在湖北省大冶县东,山临长江,是古代水战的要塞。
今再到:陆游曾于1171年(乾道七年)入蜀中途来东林寺游览。
虚窗:敞开窗。
野碓,碓是舂米用具,用柱子架起木杠,杠的一端装置一块圆石,以足连续踏木杠的另一端,石连续起落,可以舂米,故舂米有连续的声响。
野碓,山野间的水碓。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陆游的《六月十四日宿东林寺》,通过对江湖景色的描绘和对东林寺夜晚宁静的刻画,展现了诗人的情感变化和对往昔的回忆。首句“看尽江湖千万峰”表达了诗人饱览过世间山水的豪迈,而“不嫌云梦芥吾胸”则流露出他对自然的包容和心境的开阔。接下来的两句“戏招西塞山前月,来听东林寺里钟”,通过拟人手法,将月与钟赋予了动态,显示出诗人对东林寺的亲近和留恋。

“远客岂知今再到,老僧能记昔相逢”一句,诗人以“远客”自比,感叹时光荏苒,自己再次造访,而寺中的老僧还能记得他们的旧缘,体现了岁月流转中人与物的对比。最后两句“虚窗熟睡谁惊觉,野碓无人夜自舂”,描绘了夜晚寺庙的静谧,诗人独自熟睡,只有远处的野碓在寂静中自顾自地舂米,增添了画面的寂寥感。

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深沉,寓言性强,既有对自然景色的赞美,也有对人生际遇的感慨,展现了陆游独特的诗风和个人情感。

收录诗词(9386)

陆游(宋)

成就

创作诗歌今存九千多首,内容极为丰富。著有《剑南诗稿》、《渭南文集》、《南唐书》、《老学庵笔记》等

经历

南宋著名诗人。少时受家庭爱国思想熏陶,高宗时应礼部试,为秦桧所黜。孝宗时赐进士出身。中年入蜀,投身军旅生活,官至宝章阁待制。晚年退居家乡。

  • 字:务观
  • 号:放翁
  • 籍贯: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
  • 生卒年:1125—1210

相关古诗词

六月十四日微雨极凉

湖上清秋近,斋中白日长。

云来树收影,雨过土生香。

莲小红衣湿,瓜甘碧玉凉。

晚来幽兴极,移榻近方塘。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阳]韵

六月十夜风月佳甚起坐中庭有作

曼肤汗雨不胜挥,夜景泠然暂解围。

漱罢寒泉甘齿颊,梦回斜月入窗扉。

荷翻小浦孤萤度,露湿危巢倦鹤归。

我亦驭风思远适,岳阳楼上酹湘妃。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微]韵

六月晦日作

长夏忽云过,徂年行且休。

川原方渴雨,草木已惊秋。

露蔓晨犹泫,风蝉莫更遒。

明窗对清镜,世事判悠悠。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尤]韵

六经示儿子

六经如日月,万世固长悬。

学不趋卑近,人谁非圣贤。

马能龙作友,蜹乃瓮为天。

我老空追悔,儿无弃壮年。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先]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