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一盏清灯到夜深,掩书趺坐学禅心。
山猿白日无踪迹,夜夜来啼松树林。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学者在深夜里专心致志地研读经典,寻求精神上的超脱和内在的宁静。"一盏清灯到夜深,掩书趺坐学禅心"表达了这种追求知识与心灵净化的氛围。这里的“掩书”意味着暂时放下书本,而“趺坐”则是古人修禅的一种坐姿,显示出诗人对于精神修炼的渴望。
山猿在白日里无踪迹,是因为它们通常藏匿不见,夜晚才会出来活动。"夜夜来啼松树林"这一句,通过描写山猿在夜间啼叫的景象,营造出一种幽静而又神秘的氛围,同时也映衬出了诗人独处时的心境和对自然界深层次感受。
整首诗通过对夜晚学习与禅坐、以及山中动物活动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对于超凡脱俗生活的向往,以及对内心世界探索的执着追求。这种宁静而又充满哲思的意境,是中国古典文学中常见的情操和审美取向。
不详
[约公元一二oo年前后在世]字谦父。生卒年均不详,约宋宁宗庆元末前后在世。文笔高绝,当代名流皆敬爱之。与戴复古尤有交谊。他的词集名渔樵笛谱,《花庵词选》行于世
东篱千古属重阳,此本偏宜夏日长。
会得渊明高卧意,故来同占北窗凉。
世求骏马事驱驰,我买人间钝马骑。
不是爱他行路稳,好山多处要寻诗。
鹭引归船犬吠篱,片时风景万千诗。
向来柳下曾沽酒,不似如今看画时。
雪眼羞明夜转飞,梅花未觉竹先知。
一炉柴火三杯酒,谁记山阴有戴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