丙子仲秋过富春山

桐江名胜偶登临,建节东行播德音。

高树鸣蝉红日晓,乱山啼鸟白云深。

乡关迢递思亲念,客路驰驱报国心。

薄暮不堪羁意切,倚篷频作短长吟。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侵]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袁衷在明朝时期,于丙子年仲秋时节,途经富春山时所见之景及内心情感的细腻刻画。首联“桐江名胜偶登临,建节东行播德音”,开篇即点明地点与行动,诗人偶然登临风景优美的桐江,而其东行之举,不仅展现了旅途的动态美,更暗含着传播道德之声的高尚情操。

颔联“高树鸣蝉红日晓,乱山啼鸟白云深”,通过视觉与听觉的结合,生动描绘了清晨景象:高树上的蝉鸣与红日初升交织成一幅宁静而又生机勃勃的画面;远处群山中,鸟儿的啼叫声与白云缭绕构成了一种深远而神秘的意境。这两句诗以自然景观为载体,寓情于景,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之美的赞叹和内心的宁静。

颈联“乡关迢递思亲念,客路驰驱报国心”,转折至情感层面,诗人虽身处异乡,但心中始终牵挂着远方的家乡和亲人,以及对国家的责任感。这种对亲情的思念与对国家的忠诚,构成了诗人复杂而深刻的情感世界。

尾联“薄暮不堪羁意切,倚篷频作短长吟”,描绘了傍晚时分,诗人面对旅途的孤独与疲惫,不禁倚靠船篷,低吟浅唱。这一场景既表现了诗人旅途劳顿的无奈,也体现了他在困境中寻求心灵慰藉的坚韧与乐观。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丰富的情感表达,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对亲情的深切怀念以及对国家的忠诚之情,是一首富有情感深度和艺术感染力的作品。

收录诗词(15)

袁衷(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正统六年举人。长于诗文。授户部主事,历知梧州、平乐、永州诸府,称廉明。有《竹庭稿》

  • 字:秉忠
  • 籍贯:广东东莞

相关古诗词

过渡辽河

扶桑旭日正曈曈,四折行吟驿路通。

辽海东边仙客岛,闾山西畔镇王宫。

孤身在客心悬阙,宝剑凌霄气吐虹。

空负子长天下志,十年湖海叹飘蓬。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过山海关

远承恩命出金台,玉塞关门次第开。

白马素谈前日事,青牛紫气几时来。

弃繻独羡终军志,怀古深惭杜老才。

鸡犬不劳宾客报,辽江东去近蓬莱。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题句漏洞

葛洪曾此慕丹砂,求令西来道路赊。

两岸乔林森薜荔,一溪流水泛胡麻。

云连铜柱三千里,人在壶中第几家。

我欲远寻嗟未遂,春风开遍碧桃花。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麻]韵

金州怀古

碧沙红树路茫茫,偶为传宣到异乡。

方外求仙惭汉武,海东驱石陋秦王。

连岩翡翠凝烟湿,绕郭玻璃漾日光。

万里不知身是客,寸心常在五云傍。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