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蜀僧钦师

天台招提薮,我常避其尘。

夫岂无名缁,近腻终汗人。

衲子来西州,见之独情亲。

岂惟枌社意,亦喜丛林声。

钦公惜我去,索赠良殷勤。

子道我弗学,安能淑而身。

虽然第一义,儒释曾何分。

要踏石头路,须还铁脚根。

形式: 古风

翻译

在那遥远的天台山寺,我常常避开尘世的喧嚣。
那里并非没有出家人,但接近他们久了也会让人感到疲惫和汗流浃背。
有个僧人从西州而来,我对他特别亲近。
不仅是对故乡的情感,我也喜欢寺庙里的宁静生活。
钦公惋惜我要离去,赠送礼物十分热情。
你责怪我不去学习佛法,怎能期望我行为端正呢?
尽管如此,佛教与儒家的根本道理并无太大区别。
想要走上修行之路,必须有坚定的信念和毅力。

注释

招提:指佛教寺庙。
尘:世俗的纷扰。
名缁:出家人的称呼,黑色僧衣。
枌社:古代乡间的聚会,这里指故乡。
丛林:佛教丛林,指僧众聚居之地。
钦公:可能是一位尊贵的僧人。
弗学:不学习佛法。
淑:善良,品行端正。
第一义:佛教中的根本道理。
石头路:比喻艰难的修行之路。
铁脚根:坚定的信念和毅力。

鉴赏

这首宋代诗人高斯得的《赠蜀僧钦师》描绘了作者对天台山招提寺的独特情感和与僧人钦师的交往。诗中,诗人表达了自己常去天台山以远离尘世喧嚣,对僧人们的亲近和钦师的特别喜爱。钦师对诗人的离去感到惋惜,并希望他能学习佛法。诗人认为儒释虽有分别,但追求内心清净和正道的本质是相通的。最后,诗人强调实践佛法的重要性,表示需要坚定的决心和毅力(铁脚根)来踏上修行之路。整首诗体现了诗人对禅宗生活的理解和尊重,以及个人修行的选择。

收录诗词(177)

高斯得(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留宿灵岩

雪霁寒威峻,山空晚色新。

我来何所羡,一夕暂闲身。

法鼓震虚空,灵岩绍祖风。

老僧禅定后,龙虎自相逢。

形式: 古风

归途叹

孙吴摅将略,申甫翰王家。

腐儒要底用,归种东陵瓜。

形式: 五言绝句 押[麻]韵

病中杂兴(其三)

不羡云霄欲网罗,百年人物总相磨。

死如归耳生如寄,造物从今奈我何。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歌]韵

病中杂兴(其八)

口腹相煎亦可羞,饥来欲食饱还忧。

一编地下我无用,须学留侯辟谷不。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尤]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