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匹马骄嘶石路斜,观音洞口踏烟霞。
普陀风景差相似,祇欠潮音小白花。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山行图景。"匹马骄嘶石路斜",以马的嘶鸣声和崎岖的石路,展现了旅途的动态与艰辛,同时也透露出骑者豪放不羁的个性。"观音洞口踏烟霞",诗人笔下观音洞被烟霞环绕,增添了神秘与仙境般的色彩,仿佛在暗示着洞天福地的存在。
接下来,诗人将普陀山的风景与观音洞相提并论,认为两者景色相近,但"祇欠潮音小白花",意指普陀山虽然美丽,却缺少了观音洞特有的潮音以及可能象征圣洁的"小白花",这可能是对观音洞独特风貌的怀念或赞美。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对比,表达了诗人对观音洞的独特情感和对其美景的赞赏,同时也流露出淡淡的遗憾和向往之情。秦观的文笔简洁而富有意境,让人仿佛置身于那烟霞缭绕的山间洞口。
不详
又字少游,别号邗沟居士,世称淮海先生。汉族,官至太学博士,国史馆编修。一生坎坷,所写诗词,高古沉重,寄托身世,感人至深。生前行踪所至之处,多有遗迹。如浙江杭州的秦少游祠,丽水的秦少游塑像、淮海先生祠、莺花亭;青田的秦学士祠;湖南郴州三绝碑;广西横县的海棠亭、醉乡亭、淮海堂、淮海书院等。墓在无锡惠山之北粲山上,墓碑上书“秦龙图墓”几个大字。有秦家村、秦家大院以及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古文游台
梦里光阴挽不回,掩关独坐万缘灰。
偶因问讯维摩病,香积天中施饭来。
本欲先生一解颐,顿烦分米慰长饥。
客无贵贱皆蔬饭,惟有慈亲食肉糜。
燄发郎君更不归,故亭萧瑟异当时。
玉笙金管浑如梦,只有梅花三四枝。
青笺擘处银钩断,红袂分时五箸悬。
云脚渐收风色紧,半规斜日射归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