鹊桥仙(其六)戏赠吴伯承侍儿

明珠盈斗,黄金作屋,占了湘中秋色。

金风玉露不胜情,看天上、人间今夕。

枝头一点,琴心三叠,算有诗名消得。

野堂从此不萧疏,问何日、尊前唤客。

形式: 词牌: 鹊桥仙

翻译

满斗的明珠,黄金建造的房屋,占据了湘中秋天的美景。
金风和玉露的情意难以抵挡,今晚天上人间都沉浸在这样的氛围中。
枝头的一抹新绿,琴声回荡三层,足以赢得诗的名声。
从此野外的厅堂不再冷清,不知何时能再次在酒杯前宴请宾客。

注释

明珠:明亮的珍珠。
盈斗:满溢出斗。
湘中:湖南地区。
秋色:秋天的景色。
金风:秋风。
玉露:如玉的露水。
不胜情:难以承受,深深感动。
今夕:今晚。
琴心:琴声所表达的情感。
三叠:反复演奏三次。
诗名:诗歌的声誉。
野堂:野外的厅堂。
萧疏:冷清。
尊前:酒杯之前。
唤客:邀请客人。

鉴赏

这首词作是张孝祥的《鹊桥仙》之一,通过诗句可以感受到词人对美好事物的赞美和对生活的热爱。"明珠盈斗,黄金作屋,占了湘中秋色"一句描绘了一幅豪华景象,将珍贵如明珠、坚实如黄金的事物比喻为居所,而这所有的奢侈场面竟然只为占据了湖南秋天的美丽。这里的“占了湘中秋色”可见词人对秋色的赞赏,既有物质上的富足,也有精神上的满足。

"金风玉露不胜情,看天上、人间今夕"则表达了一种难以言说的深情。金风玉露常用来形容清晨的露水和微风,这里却被用来比喻无可比拟的情感,强调了词中所描述场景与情感的非凡。

"枝头一点,琴心三叠,算有诗名消得"一句则描写了一种艺术享受。枝头一点可能指的是某种微小而美好的声音,而琴心三叠则是对音乐旋律的反复咏叹。这两者结合在一起,表达了词人通过艺术来沉醉和忘我的境界。

"野堂从此不萧疏,问何日、尊前唤客"最后一句,则转向了未来,似乎是在期待着某个美好的时刻能够邀请宾朋到自己简朴的田园中共享。这里的“尊前”指的是有尊贵身份的人物,而“唤客”则是邀请宾客的行为。

总体来看,这首词通过对美好事物的描绘和艺术情感的抒发,展现了一种超脱世俗、追求精神享受的心境。

收录诗词(639)

张孝祥(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汉族,生于明州鄞县。宋朝词人。著有《于湖集》40卷、《于湖词》1卷。其才思敏捷,词豪放爽朗,风格与苏轼相近,孝祥“尝慕东坡,每作为诗文,必问门人曰:‘比东坡如何?’”

  • 字:安国
  • 号:于湖居士
  • 籍贯:简州(今属四川)
  • 生卒年:1132年-1169年

相关古诗词

蝶恋花(其四)送姚主管横州

君泛仙槎银海去。后日相思,地角天涯路。草草杯盘深夜语。冥冥四月黄梅雨。

莫拾明珠并翠羽。但使邦人,爱我如慈母。待得政成民按堵。朝天衣袂翩翩举。

形式: 词牌: 蝶恋花

蝶恋花(其二)怀于湖

恰则杏花红一树,拈指来时,结子青无数。

漠漠春阴缠柳絮。一天风雨将春去。

春到家山须小住。芍药樱桃,更是寻芳处。

绕院碧莲三百亩。留春伴我春应许。

形式: 词牌: 蝶恋花

蝶恋花(其三)送刘恭父

画戟游闲刀入鞘。安石榴花,影落红栏小。

似劝先生须饮釂。枕中鸿宝微传妙。

衮衮锋车还急诏。满眼潇湘,总是恩波渺。

归去槐庭思楚峤。觚棱月晓期分照。

形式: 词牌: 蝶恋花

蝶恋花(其一)行湘阴

漠漠飞来双属玉。一片秋光,染就潇湘绿。

雪转寒芦花蔌蔌。晚风细起波纹縠。

落日闲云归意促。小倚蓬窗,写作思家曲。

过尽碧湾三十六。扁舟只在滩头宿。

形式: 词牌: 蝶恋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