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甥李清江

有酒幸借我,无酒还须酤。

丹灶火正红,养我老病躯。

念子知我素,青丝系玉壶。

四体三字母,得之苏竹湖。

慇勤送清江,儿孙学步趋。

端阳在伊迩,黄雄泛菖蒲。

南下荐先茔,顾子同欢娱。

我将弹冠出,来岁知同无。

形式: 古风 押[虞]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与甥侄之间的深厚情谊以及对生活的热爱。诗中提到与甥侄一同饮酒、煮药、过端午节、祭祖等一系列生活场景,展现了家庭间的温馨与和谐。

首句“有酒幸借我,无酒还须酤”,表达了诗人对甥侄的依赖与期待,无论是有酒共享还是无酒自购,都体现了亲情的温暖。接着,“丹灶火正红,养我老病躯”一句,不仅描绘了烹饪的场景,也暗含了甥侄对诗人健康关怀的心意。

“念子知我素,青丝系玉壶”则表达了甥侄对诗人性格和习惯的了解,通过系以青丝的玉壶,象征甥侄对诗人的尊重与爱护。接下来的“四体三字母,得之苏竹湖”可能是指甥侄为诗人准备的礼物或活动,苏竹湖可能是一个地名或象征性的地点,强调甥侄的用心与细心。

“慇勤送清江,儿孙学步趋”描述了甥侄热情地陪伴诗人,甚至可能是在清江边散步,儿孙们也跟着学习走路,充满了家庭的欢乐气氛。最后,“端阳在伊迩,黄雄泛菖蒲”点出了端午节的临近,通过吃粽子、划龙舟等习俗,进一步强化了节日的氛围。

“南下荐先茔,顾子同欢娱”表明了甥侄与诗人共同祭拜祖先,共享节日的快乐。而“我将弹冠出,来岁知同无”则是诗人对未来一年的期许,希望与甥侄能够再次相聚,共度佳节,表达了对甥侄的深厚情感和对未来的美好愿望。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日常生活中的细节,生动地展现了甥侄与诗人之间的情感纽带,以及对传统节日和家庭团聚的重视,充满了浓厚的人情味和生活气息。

收录诗词(554)

张天赋(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一四八八—一五五五)。兴宁人。少负才名,从湛甘泉游,闻性命之学。明世宗嘉靖十一年(一五三二)贡生,为县令祝枝山所赏识。尝讲学于崇正书院,凡三修县志,并与修《广东通志》及《武宗实录》。由拔贡任浏阳丞,署县事。以病乞归。年六十七。有《叶冈诗集》四卷。清咸丰《兴宁县志》卷九有传。诗,以明嘉靖刊本《叶冈诗集》为底本

  • 字:汝德
  • 号:叶冈
  • 籍贯:别号爱梅道

相关古诗词

次惠州野吏陈文公韵

相业仰堂堂,开花出短墙。

两肩皆我担,双眼是谁乡。

月照朱明国,雷同万古荒。

壤分虽有限,风动迥无疆。

天假南陬福,星辉百里郎。

六龙云作驾,五马锦成行。

日暖江山丽,春融花草香。

剑光惊恶鳄,波静印穹苍。

荔火烧林爇,梧风落井凉。

他年在司牧,学种召公棠。

形式: 古风 押[阳]韵

次陈雪崖壁间韵

天地一家春,清风拂拂闻。

我惭周孔学,君陋汉唐人。

赤子心诚切,浮云念亦轻。

战袍新号令,尊酒旧交情。

草木知阳力,儿童识姓名。

厓头梅斗雪,独步万花英。

形式: 古风

种兰山人

我闻南山下,中有烟霞洞。

洞中有美人,风月常玩弄。

朝决大液池,活活源头动。

引入方寸地,细把灵苗种。

苗种自天发,举世攸公共。

红紫夺人目,舍之亦云众。

达人自珍宝,不辞长抱瓮。

芃芃日畅茂,王芽檠彩凤。

香喷自幽谷,万里天风送。

薰扑世间人,人为山人重。

形式: 古风

心泉别号

桂山有笑人,闇然闻清脩。

醉伴黄鹤睡,醒招白鹿游。

坐对山下泉,觱沸增清幽。

水晶拖白龙,云母梳青头。

南下风味殊,凛然凌三秋。

岩在晓露垂,涧底清香流。

罗月天风吹,水面黄金浮。

时汲煮新茗,蟹眼凝浮沤。

时汲酿春酒,竹叶抽新刍。

澄虑消我愁,高歌润我喉。

寂寞空谷中,恍若玄龙楼。

相忘无形迹,默默神与游。

卓彼膝下人,渊源力探求。

盈科放四海,拟把神功收。

呼吸天地交,霖雨离龙湫。

贤哉心泉翁,良云臧贻谋。

形式: 古风 押[尤]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