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某平乐守

君侯去作平乐守,地接三湘带九疑。

四季天时多暑湿,千年土俗半华夷。

道乡祠庙风烟古,帝舜旂裳日月低。

铜鼓何须问鸡卜,圣恩未许久栖迟。

形式: 七言律诗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张弼为友人赴任平乐守所作的送别之作。诗中描绘了友人即将前往之地的地理环境与人文特色,充满了对友人的关切与祝福。

首联“君侯去作平乐守,地接三湘带九疑”点明友人将前往平乐任职,平乐地处湖南,与三湘九疑山相连,自然风光秀丽,地理环境独特。

颔联“四季天时多暑湿,千年土俗半华夷”描述了平乐地区的气候特点和文化背景。四季之中多有暑湿之气,反映出南方湿润的气候特征;同时,千年的土俗既有汉族文化的痕迹,也融合了少数民族的文化元素,展现了多元文化的交融。

颈联“道乡祠庙风烟古,帝舜旂裳日月低”进一步描绘了平乐的历史文化底蕴。道乡祠庙见证了历史的沧桑,帝舜的传说与当地的文化紧密相连,体现了深厚的历史积淀。

尾联“铜鼓何须问鸡卜,圣恩未许久栖迟”表达了对友人的祝愿。铜鼓是当地的传统乐器,象征着民族的自豪与团结;“何须问鸡卜”暗示了友人应自信自立,无需过分依赖占卜;“圣恩未许久栖迟”则寄寓了对友人仕途顺利、得到朝廷长久信任的期望。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情的祝愿,展现了对友人赴任平乐守的深切关怀与美好期许。

收录诗词(1037)

张弼(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成化二年进士。久任兵部郎,议论无所顾忌。出为南安知府,律己爱物,大得民和。少善草书,工诗文,自言吾书不如诗,诗不如文。有《鹤城稿》、《东海稿》等

  • 字:汝弼
  • 号:东海
  • 籍贯:明松江府华亭
  • 生卒年:1425—1487

相关古诗词

送范参政之广西

昔年曾共缙云司,清掺高标是我师。

流水光阴惊忽过,浮云踪迹本无期。

垣西甲第今新主,窗外丁香只旧枝。

且尽都亭一尊酒,苍苍八桂隔天涯。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赠云溪封君

御堤飞燕落花馀,几度曾迎长者车。

和气蒸人浮玉醴,新词向我吐琼琚。

行吟自得閒中趣,恩宠又颁天上书。

从此布衣都换锦,五云深处觐宸居。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鱼]韵

送原都御史安抚荆襄流民

重臣承诏下銮坡,荆楚流民属抚摩。

草莽顿开新郡县,风尘不到旧山河。

竞耕弃土谋生足,始脱穷途感德多。

应是瑰辞纪功德,高崖千尺为公磨。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歌]韵

送石宗海佥事提四川学政

五色龙章敕一函,远将天语教西南。

山川无复登天险,草木都沾化雨覃。

诸葛祠前频荐豆,相如桥下懒停骖。

同年此别何时会,且对黄花共醉酣。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覃]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