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王端明生日

梦帝资良辅,生申恊圣期。

妙龄谈国体,初筮得家规。

侃侃当官色,循循待士辞。

法冠曾触佞,谏纸讵容私。

外历蕃宣久,归参待从宜。

政声虽召杜,学术本皋夔。

业履今安匹,贤劳上所知。

都畿重尹正,延阁旧论思。

治出诸公右,经为大帝师。

三边更惠爱,一体系安危。

羌虏跳西夏,朝家念北陲。

秘庭还旧秩,左辖正新仪。

暂屈并门重,其苏晋国饥。

指麾柔旅拒,谈笑妥茕嫠。

邺邑祠河急,荆州祷雨迟。

怒波回潬碛,旱种变京坻。

道与千龄遇,身将百禄随。

民瞻方有裕,天宠盖无疑。

俊乂思皇日,钦明乐胥时。

缁衣如宠庆,愿续武公诗。

形式: 排律 押[支]韵

鉴赏

此诗颂扬了王端明的德行与功绩,以梦中之帝托良辅,喻其才能卓绝,预示着圣明时期的辅助。开篇即以“梦帝资良辅”起笔,形象地描绘了王端明在梦中的非凡地位,预示着他将扮演关键角色,辅助国家走向繁荣。

接着,“生申恊圣期”进一步强调了王端明出生之时,便与圣明时期相契合,暗示他自幼便具备了辅佐圣君的天赋与使命。随后,“妙龄谈国体,初筮得家规”则描述了王端明年轻时便能谈论国家大事,且初次占卜便得到了家庭的规矩,显示出他早年的智慧与道德修养。

“侃侃当官色,循循待士辞”描绘了王端明在官场上的风采,他言辞坦荡,对待下属谦逊有礼,展现了良好的领导风范。“法冠曾触佞,谏纸讵容私”则赞扬了王端明敢于直言,不畏权贵,坚持公正无私的原则,即使面对奸佞之徒也毫不妥协。

“外历蕃宣久,归参待从宜”表明王端明不仅在国内担任要职,还在外域长期担任宣抚使,展现了他广泛的影响力和卓越的外交能力。“政声虽召杜,学术本皋夔”则高度评价了王端明的政治声望和深厚的学术造诣,将其比作古代著名的政治家召公和学者皋陶。

“业履今安匹,贤劳上所知”表达了对王端明业绩和辛劳的认可,指出他的贡献无人能及,得到了高层的赏识。“都畿重尹正,延阁旧论思”进一步强调了王端明在首都的重要地位,以及他过去在廷议中的杰出表现。

“治出诸公右,经为大帝师”赞美了王端明在治理国家方面的卓越成就,以及他在学术上的指导作用,如同帝王的老师。“三边更惠爱,一体系安危”则体现了王端明对边疆地区的关怀与保护,以及他对国家整体安全的贡献。

“羌虏跳西夏,朝家念北陲”描述了王端明在面对外敌入侵时的勇敢与智慧,成功抵御了威胁。“秘庭还旧秩,左辖正新仪”表明王端明在宫廷中的地位恢复,以及他在新职位上的表现。

“暂屈并门重,其苏晋国饥”赞扬了王端明在困难时期展现出的领导力,帮助解决国家的粮食危机。“指麾柔旅拒,谈笑妥茕嫠”描绘了王端明在军事行动中的指挥才能,以及他轻松化解社会问题的能力。

“邺邑祠河急,荆州祷雨迟”通过对比不同地区的情况,展示了王端明在不同情境下的应对策略,以及他对于自然现象的干预能力。“怒波回潬碛,旱种变京坻”进一步说明了王端明在自然灾害面前的智慧与勇气,成功改变了不利的局面。

“道与千龄遇,身将百禄随”表达了对王端明命运与时代相遇的感慨,以及对他未来幸福生活的祝愿。“民瞻方有裕,天宠盖无疑”强调了王端明受到民众的尊敬和上天的恩宠,预示着他将拥有丰富的物质与精神财富。

最后,“俊乂思皇日,钦明乐胥时”描绘了王端明在皇朝盛世中的形象,以及他受到钦佩与快乐的时刻。“缁衣如宠庆,愿续武公诗”表达了对王端明如同古代武公般的尊荣与荣耀的期待,希望他能继续撰写辉煌的历史篇章。

收录诗词(47)

王安礼(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北宋政治家、诗人。王安石同母四弟。生于宋仁宗景祐元年,卒于哲宗绍圣二年,年六十二岁,官至尚书左丞。世称、王安国、王雱为“临川三王”。著有《王魏公集》20卷

  • 字:和甫
  • 籍贯:抚州临川(今江西省抚州市)
  • 生卒年:1034年--1095年

相关古诗词

寄君重安抚太尉

三伏重冰上五台,葡萄生摘荐新醅。

雁门太守佳公子,应喜王孙拥节来。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灰]韵

春日感怀

柳亭暮霭笼金眼,茶岭寒轻卓翠旗。

春色正浓人未老,掷觞飞笔好追随。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支]韵

清明日赐宴琼林苑奉酬宫使太师相公(其一)

几年留滞起边愁,只忆家园烂熳游。

今日西来更愁索,却令人意忆并州。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尤]韵

清明日赐宴琼林苑奉酬宫使太师相公(其二)

戎鼙声里冷云秋,投老难堪此段愁。

说似旁人都不管,待凭书劄到并州。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尤]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