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太子太傅李康靖公挽词二首(其一)

议政西清贵,辞荣北第开。

鲁冈天与寿,荀里世多才。

象告中台坼,峰惊半岳摧。

秋风嵩少路,箫鼓有馀哀。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灰]韵

翻译

在西清议政尊贵无比,辞去荣职回归北方宅第。
鲁冈之地上天赐予长寿,荀门世代英才辈出。
中台象征的图腾预示着分裂,山峰震动仿佛半座山岳崩塌。
秋风吹过嵩山和少室山的道路,乐声和哭声充满了哀伤。

注释

议政:政治决策或讨论。
西清:古代宫殿名,指西清宫。
贵:尊贵。
辞荣:辞去荣耀的官职。
北第:北方的府邸。
鲁冈:鲁地的山岗,可能指鲁国或山东一带。
天与寿:上天赐予的长寿。
荀里:荀姓聚居的地方,可能指荀况(荀子)的故乡。
世多才:世代出人才。
象告:象征性的预兆。
中台坼:中台(朝廷中枢)分裂。
峰惊:山峰震动。
半岳摧:半座山岳似乎要崩溃。
嵩少路:嵩山和少室山之间的道路。
箫鼓:乐器,这里指音乐。
馀哀:剩余的哀伤,可能指哀乐。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王圭为祝贺太子太傅李康靖而作的挽词。挽词是一种形式上的文体,通常用于歌颂或赞美人物的品德、地位等。在古代中国,挽词常常出现在宫廷和官府中,用以表达对尊长者的敬意。

首句“议政西清贵”表现了李康靖在朝中的高贵地位和参与国是之重任。"辞荣北第开"则描绘其淡泊名利,宁愿退出政治中心而归隐田园的高风亮节。

接着,“鲁冈天与寿”、“荀里世多才”两句,分别以“鲁冈”和“荀里”为喻,赞美李康靖享有长寿并且家族中人才辈出。"象告中台坼"、"峰惊半岳摧"则形容其学问渊博如同高山峻岭,令人敬畏。

末尾两句“秋风嵩少路”、“箫鼓有馀哀”,通过秋风和箫鼓的声音来传达一种淡远的意境,可能是在表达对李康靖品德高尚、情操超逸的一种赞美。整首诗语言典雅,意象丰富,充分展现了作者对被赞美者的崇敬之情和文学才华。

收录诗词(410)

王圭(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赠太子少师元章简公挽词

天子思贤共政涂,中台前日得真儒。

正看浴凤来虽晚,不觉冥鸿去已孤。

晓月犹临千里梓,春风又卷五云图。

谁过南荡青山下,只恐高名自古无。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虞]韵

赠太师中书令鲁国曾宣靖公挽词二首(其二)

璧宫人去水潺潺,帝辇空临泪一潸。

白玉荐樽陪庙食,黄金洒翰落碑颜。

星辰掩霭移天上,桃李芬芳满世间。

门外沙堤何日尽,只应阴施在银山。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删]韵

赠太师中书令鲁国曾宣靖公挽词二首(其一)

熠熠台符切太微,满朝文物尽光辉。

曾扶圣日攀云上,便向春风解组归。

一代衣冠矜阀阅,同时父子筦枢机。

人生富贵谁难致,八十如公自古稀。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微]韵

赠太尉郑文肃公挽词二首(其二)

星坠将军府,边山万木腓。

谁言夜舟固,那复玉关归。

旌旆低寒色,箫笳惨夕霏。

所嗟恩馆泪,不到九泉挥。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微]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