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王允中圣推

长安重行乐,寒食及佳辰。

联翩出游宴,闾巷无居人。

动静各有趣,拂我朱丝尘。

分将幽独心,守此濩落身。

斯岂众所然,独子何殷勤。

叩门随谒入,俯仰色甚真。

从容一笑粲,不觉倾盖新。

念昔各从宦,宿亳为近邻。

溢言相引重,嗟我曾未闻。

乃知国宝拙,不悟王绥仁。

高谈喜未定,佳句意益珍。

几有按剑感,惊怪惠好频。

子方赴吏集,朝暮旅食贫。

不忍拜马足,会且扫朱门。

独肯閒见我,惟子欲何云。

乃言人生世,取舍理莫均。

譬之平地水,东西南北分。

感此重拜嘉,幸子长相亲。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刘跂对友人王允中的回应之作,名为《答王允中圣推》。诗中描绘了长安城内寒食佳节时的热闹景象与诗人与友人之间的深厚情谊。

首句“长安重行乐,寒食及佳辰”点明了地点和时间,长安作为古代中国的政治文化中心,在寒食佳节之际,人们纷纷外出游乐,享受节日的欢乐。接下来的“联翩出游宴,闾巷无居人”描绘了游人如织、宴饮欢腾的场景,与平时的长安街巷空旷形成鲜明对比。

“动静各有趣,拂我朱丝尘。分将幽独心,守此濩落身”表达了诗人与友人在动与静之间各自寻找乐趣,同时也流露出诗人内心的孤独与自我坚守。接着,“斯岂众所然,独子何殷勤”则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热情款待的感激之情。

“叩门随谒入,俯仰色甚真。从容一笑粲,不觉倾盖新”描述了诗人拜访友人的情景,友人的真诚接待让诗人感到宾至如归,甚至仿佛与老友重逢般欣喜。

“念昔各从宦,宿亳为近邻。溢言相引重,嗟我曾未闻”回忆了两人过去一同为官的经历,以及彼此间的深厚友谊。接下来的“乃知国宝拙,不悟王绥仁”表达了对友人智慧与品德的赞美。

“高谈喜未定,佳句意益珍。几有按剑感,惊怪惠好频”描绘了两人交谈时的热烈气氛,以及对对方才思的赞赏。最后,“子方赴吏集,朝暮旅食贫。不忍拜马足,会且扫朱门。独肯閒见我,惟子欲何云”表达了对友人处境的关心与同情,以及对两人友情的珍视。

“乃言人生世,取舍理莫均。譬之平地水,东西南北分”以自然界的水流比喻人生的选择与取舍,强调了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道路。最后,“感此重拜嘉,幸子长相亲”表达了诗人对这段友情的珍惜与感激,希望与友人长久相伴。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与友人间的深厚情感,以及对生活哲理的深刻思考,体现了宋代文人风雅的生活情趣和高尚的人格魅力。

收录诗词(228)

刘跂(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答王升之

去家今来归,川陆万里长。

有官无禄食,生理剧微茫。

饥创何时瘳,麦陇得扁仓。

丁稚八九人,我老自裹粮。

不辞终岁勤,一饱幸见偿。

所愿杯碗足,何取玉无当。

向来无数青,浑作可怜黄。

想见冰玉姿,膏沐出沸汤。

谁作不祥语,诅咒甚砭伤。

妒人神所呵,坐使天雨霶。

翁媪拜相贺,欢欲插翅翔。

新诗果来谢,追悔如负芒。

君惟文字戏,竿木故逢场。

岂顾狷狭人,为虐变炎凉。

且复置是事,酿玉满君堂。

垂涎得涓滴,渴梦转颠狂。

不嫌饼饵恶,虽贱敢独尝。

交易傥许可,宁复有他肠。

且毌火我屋,亦未穴君墙。

乘除各醉饱,前事永相忘。

形式: 古风 押[阳]韵

作蜂室

栽基植甓作蜂室,其阳分孔便出入。

悬窠毒螫非尔匹,百卉芳华登股膝。

孙息蝉联深洞房,露结膏凝如截肪。

比功九粒冠百味,削滓犹堪资夜光。

怜尔于人甚无负,一世分甘身独苦。

高崖熏灼弥更难,且复留连小环堵。

形式: 古风

寄晁以道

江东野老羹莼丝,弗羡肉山酒为池。

啖我故人吏未归,脚靴手板方苦饥。

岂无盘飧置璧圭,我乏是物君非宜。

近闻示病作居士,不似齐州称主司。

岁恶无乃馋所为,自是不当食肉糜。

书来中有七字诗,问讯劳苦开人眉。

墨丸不减官隃麋,著书寂寞来孔时。

我曹老矣善自持,莫拟狂瘦胜痴肥。

他乡异县久别离,明月千里长相思。

形式: 古风

送高将永亨

大高杀身如伍尚,弟有子胥天未丧。

小高自慕颜太师,能言兄守常山时。

事随日往长已矣,邂逅相逢识其弟。

谁言恨不见古人,两意恐非今人比。

结发行阵初齐名,志同不在同生死。

苦遭文吏巧见诋,边人至今犹坠泪。

三年默默趋戎行,骅骝捕鼠非所长。

趣装定返云中守,上书今遇尚书郎。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