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沈观瀛先生之湖州

夫子剖符出,湖郡势雄豁。

今乘五马车,昨秉三尺法。

久闻西曹彦,出守必超越。

信道况有馀,利用必不括。

州人苦昏垫,机杼未休歇。

贡赋五十万,蠲除那能活。

复恐宽政施,骄纵生轇轕。

仲尼见行事,春秋书正月。

子今牧名州,千里不拥阏。

堪怜绝学后,儒效久疏阔。

诵诗三百篇,授政无不达。

道术江湖宽,无为呴以沫。

赖子馀光辉,吾将歇嘲聒。

形式: 古风

鉴赏

此诗描绘了沈观瀛先生赴任湖州知州的情景,表达了对其才能与品德的高度赞赏。首句“夫子剖符出,湖郡势雄豁”以“剖符”象征官职的授予,形象地展示了沈先生出任知州的庄重与重要性,同时点明了湖州郡的地理位置和气势。接下来的“今乘五马车,昨秉三尺法”运用典故,生动地描绘了沈先生从政的威严与果断。

“久闻西曹彦,出守必超越”赞颂沈先生的名声与能力,预示其任职必定卓有成效。“信道况有馀,利用必不括”则进一步肯定了沈先生不仅在道德上有余裕,更在实际政务上能够灵活运用,不拘泥于成规。

“州人苦昏垫,机杼未休歇”描述了湖州百姓长期以来的生活困境,沈先生的到来无疑带来了希望。“贡赋五十万,蠲除那能活”揭示了沈先生面临的艰巨任务——既要减轻百姓负担,又要维持地方财政的平衡。“复恐宽政施,骄纵生轇轕”表达了对沈先生谨慎处理宽政问题的期待,避免因过度宽容导致的不良后果。

“仲尼见行事,春秋书正月”引用孔子的事迹,强调沈先生应遵循正道行事,如同历史上的典范。接着,“子今牧名州,千里不拥阏”表达了对沈先生在名州治理中发挥重要作用的期待。“堪怜绝学后,儒效久疏阔”则关注到儒家学问在社会中的影响,希望沈先生能通过自己的努力,使儒学重新焕发活力。

最后,“诵诗三百篇,授政无不达”赞美沈先生的文学修养与政治智慧,认为他能够通过广泛阅读经典,使政务处理得当。“道术江湖宽,无为呴以沫”鼓励沈先生在处理政务时保持宽广的胸怀,避免不必要的争执。“赖子馀光辉,吾将歇嘲聒”表达了对沈先生德行与才华的敬仰,以及对其未来工作的美好祝愿。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沈观瀛先生个人品质、才能与治政理念的赞扬,展现了对他的高度期待与祝福,同时也体现了对儒家文化传承与发扬的重视。

收录诗词(256)

杨起元(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送同门聂凤泉还南城

君到菊未开,君归枫已丹。

羲御无停辙,风霜非昔颜。

锦绣登高堂,慈云满钟山。

瑶池在何许,王母安可攀。

从姑有真言,服之胜大还。

夕馨吾母膳,朝洁家慈餐。

拟足慎出口,庶无忧患干。

与君酌美酒,谈笑舒肺肝。

君抱风木恨,我伤灵椿残。

念此更爱日,焉用富琅玕。

长江浩无际,归帆渺冲寒。

珍重为吾道,事功非所难。

形式: 古风

送张见冲年兄参藩河阳

柳色满郊原,行行逗华轩。

极目邯郸道,之子出名藩。

结发事明主,义重若季昆。

鹓雏起丹穴,千仞各飞翻。

分袂即河阳,何时奉清言。

赠处情非系,行藏道是尊。

遥闻望岳楼,嵩少檐外蹲。

吟眺意何极,相思同梦魂。

形式: 古风 押[元]韵

李汝弼

此心亘万古,此学乃久湮。

岂乏先觉咨,其如已识坚。

雌鸡空剥啄,雏鸭自广缘。

十日驻京国,五度亲寒毡。

羡子载道器,及兹英妙年。

归涂遵大路,道即大路然。

况有师门在,龙湖清且涟。

愿子勇向往,勿被悠悠牵。

形式: 古风 押[先]韵

乙未冬杪赴阙过羊城同志集送咸以此学相期予感而述一时赠处之意

驱车出北门,冠盖何济济。

骊驹委仆夫,壶榼倾肴醴。

群公各称愿,勉事圣天子。

跻世成唐虞,生光照闾里。

闻言内自忸,安能与斯理。

无已则有之,长途跬步始。

孤掌何由鸣,聚蚊雷可拟。

愿言各努力,敬以修诸已。

无惮悠久成,无厌冲澹旨。

韦布可佐皇,肉食反足鄙。

平生无寸长,结发守圣轨。

徒嗟白满头,始觉玄尚未。

多谢诚殷勤,何以报桃李。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