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江东去(其十五)次苏韵,谢史恭甫寄惠竹椅

玉削湘筠,藤缕细、巧手掣成名物。

多谢山人遥遗赠,列置高堂四壁。

清映水帘,凉分石枕,助炎天霜雪。

银屏绣榻,看来未算雄杰。

有时徙倚轩窗,听雨听风,幽兴偏多发。

坐对灵峰七十二,朝暮云烟兴灭。

携向园亭,白鸥相伴我,披襟散发。

南楼弄笛,不用胡床待月。

形式: 词牌: 念奴娇

鉴赏

这首明代夏言的《大江东去·其十五》是一首咏物抒怀之作,以竹椅为题材,表达了诗人对友人史恭甫赠送竹椅的感激之情以及由此引发的闲适心境和高雅情趣。"玉削湘筠,藤缕细"描绘了竹椅的精致工艺,如同美玉雕琢,藤条编织得细腻。"巧手掣成名物"赞美了制作者的技艺高超。

"多谢山人遥遗赠,列置高堂四壁"表达了对友人的感谢,并将竹椅置于家中显眼位置,体现了其珍贵。接下来,诗人通过"清映水帘,凉分石枕",形象地写出竹椅带来的清凉感受,仿佛冬日里的霜雪,为炎炎夏日带来一丝凉意。

"银屏绣榻,看来未算雄杰",竹椅虽朴素,但在诗人眼中却胜过华丽的家具,展现出其独特的魅力。在"有时徙倚轩窗,听雨听风"的场景中,诗人享受着竹椅带来的宁静与闲适,思绪飘渺。

"幽兴偏多发"表达出诗人内心的悠然自得,"坐对灵峰七十二,朝暮云烟兴灭"则借景生情,将竹椅与自然景色融为一体,增添了诗意。"携向园亭,白鸥相伴我"进一步描绘了与竹椅相伴的惬意生活,与自然和谐共处。

最后,"南楼弄笛,不用胡床待月"以悠扬的笛声收尾,表达了诗人无需奢华,只需一椅一笛,便能享受生活的乐趣,流露出淡泊名利的人生态度。整体上,这首诗语言简洁,意境深远,展现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和对生活的热爱。

收录诗词(369)

夏言(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汉族。明正德进士。初任兵科给事中,以正直敢言自负。世宗继位,疏陈武宗朝弊政,受帝赏识。裁汰亲军及京师卫队冗员三千二百人,出按皇族庄田,悉夺还民产。豪迈强直,纵横辩博,受宠升至礼部尚书兼武英殿大学士入参机务,不久又擢为首辅。嘉靖二十七年议收复河套事,被至弃市死。其诗文宏整,又以词曲擅名。有《桂洲集》

  • 字:公谨
  • 籍贯:江西贵溪
  • 生卒年:1482—1548

相关古诗词

减字木兰花.送陶御史钦夔按滇南

行行且止。骢马人看真御史。劲翮凌空。

一鹗秋横万里风。昆明池上。春日旌旗同大将。

太华峰头。醉后曾将翰墨留。

形式: 词牌: 减字木兰花

减字木兰花.睡起二阕(其一)

梦迷江雨。睡起不知红日午。欹枕沉吟。

唤醒当年吐哺心。案头黄卷。恰似从前都览遍。

怀抱慵开。那得知音好客来。

形式: 词牌: 减字木兰花

减字木兰花.睡起二阕(其二)

午窗睡起。南风忽送西山雨。小坐凭轩。

又报催诗吏打门。时拈药裹。多病欺人年老大。

底事关心。可是商家济旱霖。

形式: 词牌: 减字木兰花

减字木兰花(其三)咏盆池荷花

圆荷的历。一朵高花围众碧。承露团团。

绝胜仙人掌上盘。孤妍绰约。未数千葩并万萼。

幽意谁知。小小盆池也自宜。

形式: 词牌: 减字木兰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