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调歌头.过凌云和张太博方

千古峨眉月,照我别离杯。

故人中岁聚散,脉脉若为怀。

醉帽三更风雨,别袂一帘山色,为放笑眉开。

握手道旧故,抵掌论人才。山中人,灶间婢,亦惊猜。

江头新涨催发,欲去重裴回。

世事丝丝满鬓,岁月匆匆上面,渴梦肺生埃。

酒罢听客去,公亦赋归来。

形式: 词牌: 水调歌头

翻译

千年的峨眉月,照亮我离别的酒杯。
老朋友在中年时聚散无常,深情的目光如何寄托思念。
戴着醉意的帽子,经历风雨,山色如帘,只为笑容绽放。
握着手述说旧事,热烈讨论人才,连山中人和灶边女仆都感到惊讶。
江水上涨催促着出发,但又忍不住反复徘徊。
世事如丝缠绕着两鬓,时光匆匆流逝,心中充满渴望与迷茫。
喝完酒后,听着客人离去,你也吟诗归乡。

注释

千古:历史悠久。
峨眉月:峨眉山的月亮。
别离杯:离别的酒杯。
故人:老朋友。
脉脉:含情脉脉。
醉帽:带着醉意的帽子。
别袂:告别时的衣袖。
抵掌:击掌交谈。
人才:杰出的人才。
江头:江边。
裴回:犹豫不决。
肺生埃:心中充满尘埃般的困惑。
赋归来:吟诗归乡。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魏了翁的《水调歌头·过凌云和张太博方》,以峨眉月为引,抒发了诗人与友人离别的感慨。"千古峨眉月,照我别离杯",描绘出月光洒在离别宴上的凄清景象,暗示了即将的分别。"故人中岁聚散,脉脉若为怀",表达了对老朋友之间聚少离多的无奈和深深怀念。

"醉帽三更风雨,别袂一帘山色",通过风雨中的醉别和山色的掩映,渲染了离别的氛围。"为放笑眉开",虽然表面欢笑,实则蕴含着离愁。"握手道旧故,抵掌论人才",回忆过去的友情,展望未来的才华,展现了深厚的友谊。

接下来,诗人将视角转向平凡的人们,"山中人,灶间婢,亦惊猜",表达出离别之日连山中隐士和家仆都为之动容。"江头新涨催发,欲去重裴回",江水上涨催促行程,诗人却依依不舍。"世事丝丝满鬓,岁月匆匆上面,渴梦肺生埃",感叹世事如烟,岁月无情,心中充满忧虑。

最后,"酒罢听客去,公亦赋归来",借酒浇愁后,诗人期待友人能早日归来,结束这离别的苦涩。整首词情感深沉,语言质朴,流露出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和生活的感慨。

收录诗词(1076)

魏了翁(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南宋著名理学家、思想家、大臣。嘉熙元年(1237年)卒,年六十,赠太师、秦国公,谥文靖。反对佛、老“无欲”之说,认为圣贤只言“寡欲”不言“无欲”,指出“虚无,道之害也”。推崇朱熹理学,但也怀疑朱注各经是否完全可靠。提出“心者人之太极,而人心已又为天地之太极”,强调“心”的作用,又和陆九渊接近。能诗词,善属文,其词语意高旷,风格或清丽,或悲壮。著有《鹤山全集》、《九经要义》、《古今考》、《经史杂钞》、《师友雅言》等,词有《鹤山长短句》

  • 字:华父
  • 号:鹤山
  • 籍贯:邛州蒲江(今属四川)
  • 生卒年:1178年—1237年

相关古诗词

水调歌头.李提刑冲佑生日

漙露浸秋色,零雨濯湖弦。

做成特地风月,管领老臞仙。

雁落村间柸影,鱼识桥边柱杖,虑澹境长偏。

祗恐未免耳,惊搅日高眠。龙握节,貂插案,鹿衔轓。

于公元只馀事,所乐不存焉。

手植蓝田种子,无数阶庭成树,郁郁紫生烟。

富贵姑勿道,借问此何缘。

形式: 词牌: 水调歌头

水调歌头.次韵西叔詹叔兄嘉甫弟惠.生日□词

昨梦鹤山去,风景逐时新。

藕花拍满栏槛,松竹被池频。

尽日兄酥弟酪,触处言鲭义,相对只翁卿。

梦觉帝乡远,有酒为谁倾。忽飞来,天外句,梦中人。

自怜何事,强把麋鹿裹朝绅。

坐看九衢车马,鞭策长安日月,檐阁太玄经。

只说来时节,金气已高明。

形式: 词牌: 水调歌头

水调歌头.杨崇庆熹生日

风露浸秋色,烟雨媚湖弦。

旌旗十里小队,拟约醮坛仙。

身在黄旗朱邸,名在玉皇香案,底事个人传。

正恐未免耳,惊搅日高眠。虎分符,龙握节,鹿御轓。

于君本亦馀事,所乐不存焉。

一点春风和气,无限蓝田种子,渺渺玉生烟。

富贵谁不肯,借问此何缘。

形式: 词牌: 水调歌头

水调歌头.建康留守陈尚书韦华生日

天地一大物,扶植要人才。

人才谁是,不肯随俗强追陪。与我言兮我愿。

莫我知兮谁怨。全仗帝为媒。

此意久寥阔,今见者留台。笏围腰,书创屋,骑笼街。

时贤白尽须发,老子抑名斋。更取堂名淇绿。

要把北山万竹。一日倚云栽。

自处只如此,将相任时来。

形式: 词牌: 水调歌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