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乱后谁归得,他乡胜故乡。
直为心厄苦,久念与存亡。
汝书犹在壁,汝妾已辞房。
旧犬知愁恨,垂头傍我床。
这首诗是唐代著名诗人杜甫的作品,体现了诗人在战乱之中对亲人的思念和对家国的忧虑。首句“乱后谁归得”直接表达了战争结束之后,人们难以返回自己的家园,这种离散带来的痛苦和无奈。紧接着“他乡胜故乡”则是对比之下,对异地生活的适应与接受,虽然不及故土,但已成为现实。
第三句“直为心厄苦”表达了内心深处的痛苦,心中的结难以解开。随后“久念与存亡”则是对逝去亲人的长时间思念,以及对于生死未卜之人无尽的牵挂。
第五句“汝书犹在壁”中,“汝书”指代某人留下的书信,依然悬挂在墙上,这些物件成为了记忆的载体。而“汝妾已辞房”则是对曾经共同生活的空间,如今却空无一人,只剩下回忆。
最后两句,“旧犬知愁恨,垂头傍我床”,通过一只老狗的形象传达了诗人内心的忧郁和孤独。狗能感知主人的哀愁与不满,牵挂着主人,它低垂着头,守护在床边,这种景象不仅描绘出诗人孤寂的心境,也映射出了战乱带来的破碎与失落。
整首诗通过对家园、亲情和记忆的渴望,展现了诗人深沉的情感和对动荡时世的无力感。
不详
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被世人尊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跟另外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开来,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他的约1400余首诗被保留了下来,诗艺精湛,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备受推崇,影响深远。759-766年间曾居成都,后世有草堂纪念
杖藜寻晚巷,炙背近墙暄。
人见幽居僻,吾知拙养尊。
朝廷问府主,耕稼学山村。
归翼飞栖定,寒灯亦闭门。
昼刻传呼浅,春旗簇仗齐。
退朝花底散,归院柳边迷。
楼雪融城湿,宫云去殿低。
避人焚谏草,骑马欲鸡栖。
三川不可到,归路晚山稠。
落雁浮寒水,饥乌集戍楼。
市朝今日异,丧乱几时休。
远愧梁江总,还家尚黑头。
佳士欣相识,慈颜望远游。
甘从投辖饮,肯作置书邮。
高鸟黄云暮,寒蝉碧树秋。
湖南冬不雪,吾病得淹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