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赵治中

要教岭海瘴尘清,胆气凌空身可轻。

北阙肆颁温诏语,南州欣见老书生。

马卿谕蜀惟传檄,裴相平淮不□兵。

论赏云中还未竟,秋香晚节是功名。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鉴赏

这首元代诗人张伯淳的《赠赵治中》充满了对赵治中的赞誉与敬意。诗中以“要教岭海瘴尘清”开篇,巧妙地将赵治中的治理才能与消除岭南地区瘴气的难题联系起来,寓意其能为地方带来清风正气。接着,“胆气凌空身可轻”一句,赞美了赵治中勇往直前、无所畏惧的精神风貌,仿佛他的勇气可以超越云霄,使身心都变得轻盈自在。

“北阙肆颁温诏语,南州欣见老书生”,这两句通过对比朝廷的关怀与地方的喜悦,展现了赵治中作为一位老成持重的学者型官员,不仅得到了中央的重视和嘉奖,也深受地方百姓的爱戴和欢迎。这种上下呼应的描绘,既体现了赵治中的政治智慧,也彰显了他的人格魅力。

“马卿谕蜀惟传檄,裴相平淮不□兵”,这里运用了典故,将赵治中与历史上的两位贤臣马卿和裴相相提并论,前者以一封檄文平定蜀地,后者则以不战而屈人之兵的策略平定淮地。通过这样的类比,诗人表达了对赵治中治理才能的高度肯定,认为他能够像这两位历史人物一样,以智慧和策略解决问题,达到治理的目的。

最后,“论赏云中还未竟,秋香晚节是功名”,这两句总结了赵治中的成就,并将其与个人品德和晚节联系起来。这里的“云中”可能是指边疆或远方,暗示赵治中在边疆或外地的治理成绩显著;“秋香晚节”则赞美了赵治中在晚年依然保持高尚的品德和卓越的功绩,如同秋天的花朵般美丽而持久,象征着他的功名将被永远铭记。

整首诗通过对赵治中个人品质、治理能力以及历史地位的赞美,展现了元代文人士大夫对于理想官员形象的向往和追求,同时也反映了当时社会对于官员德才兼备、政绩卓著的普遍期待。

收录诗词(77)

张伯淳(元)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赠王元帅

奇绝曾闻海外游,瘴乡安适等中州。

六韬三略传书出,二广重湖宦辙周。

广将来从元帅府,杜陵吟到岳阳楼。

公馀莫恨登临少,民瘼须将念虑求。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送宣使趋省

百里栖迟别驾才,好风飞下鹤书催。

扁舟扬子江头去,两雁禦儿溪上来。

驿路相望秋月照,邦人专待使星回。

临岐不作阳关想,聊写心期付酒杯。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次韵

客中岁晚正天寒,几度行藏独倚阑。

窗眼奏竽风借隙,檐牙间玉雪留残。

同门合志成三益,剪烛论文羡二难。

空作孤山香影梦,此君相对祇苍官。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寒]韵

送张孝先

万人海里得吾宗,倾盖论文冷澹中。

快睹冰壶映寒露,又催雾鬣趁秋风。

凤皇误喜台如昨,猿鹤才知帐已空。

折柳津头重回首,暮云碧处是江东。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