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是唐末宋初诗人刘兼的作品,名为《倦学》。从诗中可以感受到诗人的寂寞与自我安慰的情绪。
"乐广亡来冰镜稀" 这句表达了时间流逝、繁华落尽的感慨,"乐广"指的是过往的欢乐时光已经不再,而"冰镜稀"则是形容那美好的记忆如同难得一见的珍贵物品。
"宓妃嫫母混妍媸" 这句中,“宓”字有悠长之意,宓妃嫫母可能指的是古代传说中的美女或仙子,这里用来比喻诗人心中的理想与追求,而“混妍媸”则形容这些追求在现实中难以实现的模糊状态。
"且于雾里藏玄豹,休向窗中问碧鸡" 这两句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内心世界的宁静与孤独。雾中的玄豹和窗前的碧鸡都是隐喻,暗示诗人不愿意与外界交涉,而是选择在自己的内心世界中寻找安宁。
"百氏典坟空自苦,一堆萤雪竟谁知" 这两句则表达了诗人的感慨与无奈。"百氏典坟"可能指的是历史上众多的英雄豪杰,尽管他们功业巨大,但最终都归于尘土。"一堆萤雪"形容微不足道的小事,却也无人知晓。
最后两句 "门前春色芳如昼,好掩书斋任所之" 是诗人对现实的逃避与自我安慰。他选择在书房中静坐,不去关注外界的喧嚣和春天的景色,而是让自己沉浸在文字世界里,这里的“芳如昼”形容的是春色的明媚,但诗人却选择了关闭心扉,专注于自己的精神世界。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寂寞,以及对现实的不满与逃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