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描绘了边疆地区的宁静景象和军民的和谐生活。首句"鼓角声随弦诵音"以鼓角声与读书声交织,展现了军民同乐的文化氛围。"西陲武备气严森"则强调了边防的严密和军事戒备的森严,但并非战争气氛,而是和平时期的稳定。
"经生岂识筹边策,壮士频怀报国心"两句,通过经生(学者)与壮士的对比,表达了对文人不知军事谋略,而军人却时刻怀揣保家卫国之心的赞美。"慷慨有情思倚剑"进一步刻画了壮士们的豪情壮志,即使在太平时期,他们也渴望有所作为。
尾联"须知镇静方为福,忠信常书座右箴"点明了诗人的主题思想,认为真正的幸福在于国家安定,人民生活平静,而忠诚与信义是治国理政的重要原则,应该常常铭记在心。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边地安宁为背景,赞扬了文武兼备的社会气象和个人的忠诚与报国情怀,体现了清朝官员对于社会稳定的追求和价值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