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崇因寺十韵

山大石岩岩,平川沙莽莽。

深崖忽有路,一寺何高敞。

彼僧胡为知,迎我共攀上。

夜深眺前峰,百里如指掌。

诗翁旋沽酒,欲得咏今曩。

下笔皆珠玑,嗟予岂能仰。

往来气益乘,欲敌不敢往。

回笑尘埃人,何殊在罗网。

吟哦不自制,逸韵弥清响。

便可书壁东,留为异时赏。

形式: 古风 押[养]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夜宿崇因寺的所见所感,展现了崇因寺的壮丽景色和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深刻感悟。

首句“山大石岩岩,平川沙莽莽”以雄浑的笔触勾勒出山峦起伏、岩石嶙峋的壮丽景象,与广阔的平川上沙地无垠的辽阔相映成趣,营造出一种开阔而深远的意境。

接着,“深崖忽有路,一寺何高敞”描绘了一条隐秘于深崖之中的道路,最终通向一座宏伟的寺庙,展现出寺庙的庄严与神秘,同时也暗示了探索未知的旅程。

“彼僧胡为知,迎我共攀上”一句,诗人表达了对寺中僧人的敬意与好奇,他们似乎预知了诗人的到来,并热情地邀请诗人一同攀登,体现了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关系。

“夜深眺前峰,百里如指掌”描绘了夜晚时分,诗人站在寺庙之上,远眺前方的山峰,仿佛整个百里的景色尽收眼底,展现出一种超脱世俗的豁达心境。

“诗翁旋沽酒,欲得咏今曩”则展示了诗人与友人在寺中饮酒赋诗的情景,通过诗歌来记录当下与过往的美好时光,体现了文人雅士的生活情趣和对美好事物的追求。

“下笔皆珠玑,嗟予岂能仰”表达了诗人对自己创作能力的谦逊态度,同时对友人的才华表示赞叹,流露出对艺术的敬畏之情。

“往来气益乘,欲敌不敢往”描述了诗人与友人之间交流的畅快与深入,以及对彼此思想的共鸣,这种情感的交流超越了物质世界,达到了心灵的契合。

“回笑尘埃人,何殊在罗网”则是诗人对世俗生活的反思,他以幽默的方式表达了对尘世束缚的不满,认为自己与那些被生活琐事束缚的人相比,仿佛置身于自由的天地之中。

“吟哦不自制,逸韵弥清响”描绘了诗人沉浸在诗歌创作中的状态,他的吟诵声充满了自由与超脱,展现了诗歌带来的精神愉悦。

最后,“便可书壁东,留为异时赏”表达了诗人希望将这次经历和创作的诗歌记录下来,供未来之人欣赏的愿望,体现了对文化遗产传承的重视。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刻的思考,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赞美、对友情的珍视、对艺术的追求以及对自由生活的向往,是一首富有哲理性和艺术性的佳作。

收录诗词(266)

毕仲游(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和子思舅氏晚出崇因之什

烟花寒已凝,风色寒犹恶。

路雪爱萦绵,檐澌讶垂箨。

途行想前事,数岁只如昨。

渐欲过阴崖,愁看冰凿凿。

形式: 古风 押[药]韵

留别陈子思舅

三载岂不长,回念如转烛。

南行在今夕,何以图款曲。

朱轮走岐路,夫子驾牛犊。

权门聚冠裳,夫子偃空谷。

甘贫分始定,乐道心乃足。

自怪离别间,悽然悲满目。

欲为商声操,操变不可复。

欲为秦声吟,吟短不可续。

杯行竟无语,慷慨绕空屋。

别后两如何,祇应保饘粥。

形式: 古风

佳辰

春风雪中来,吹我堂上茵。

斑衣次命服,左右如卿云。

芳樽洗复酌,再拜属吾亲。

亲年如大家,四子十二孙。

子孙亦何事,忠孝而能文。

请看今世愿,不必辞贱贫。

三牲苦易得,轩冕祇荣身。

愿以五百岁,献母为一春。

形式: 古风

再至兖州简晁十二子履

送客客未至,自作河梁游。

清澜浴晓日,烂漫黄金浮。

蘋藻飘不断,怅望莲亭幽。

忆君古堞诗,八月如转头。

形式: 古风 押[尤]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