芍药

婪尾春深艳未收,画阑娇冶占风流。

尽教微谑回红黛,怕说将离易白头。

含笑花前挑郑女,多情月下梦杨州。

嫣然一顾当阶影,消尽词人万古愁。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鉴赏

此诗《芍药》由明代末年至清代初期的诗人彭孙贻所作。诗中以芍药花为题,描绘了其在春深时节的美丽与风韵。

首句“婪尾春深艳未收”,描绘了芍药花在春天深处依然绽放着艳丽的色彩,未被季节所收束,展现出其生命力的旺盛与不屈。接着,“画阑娇冶占风流”一句,将芍药比作娇美的女子,站立于精美的栏杆旁,以其独特的魅力吸引着四周的风流,形象地展现了芍药花的娇媚与风情。

“尽教微谑回红黛,怕说将离易白头”两句,通过芍药花的微谑与怕说离别的场景,表达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短暂易逝的感慨,以及对时光流逝、青春不再的忧虑。这里运用了拟人的手法,赋予芍药花以情感,使其成为诗人情感寄托的对象。

“含笑花前挑郑女,多情月下梦杨州”两句,进一步深化了芍药花的形象,将其与古代美女郑女和杨州联系起来,通过想象中的情景,展现了芍药花的多情与浪漫。同时,也暗示了诗人内心对于美好事物的向往与追求。

最后,“嫣然一顾当阶影,消尽词人万古愁”一句,以芍药花的一瞥,映照出诗人内心的喜悦与解脱,仿佛所有的忧愁都在这一瞬间被消解。这不仅是对芍药花美的赞美,也是诗人借物抒情,表达自己在面对自然美景时心灵得到慰藉的情感体验。

整首诗通过对芍药花的细腻描绘,不仅展现了其自然之美,更蕴含了诗人对生命、时间、情感的深刻思考与感悟,体现了中国古典诗歌中常见的借景抒情、托物言志的艺术手法。

收录诗词(3517)

彭孙贻(明末清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明末清初学者,彭孙遹从兄,南明隆武朝太常寺卿彭观民之子。

  • 称谓:管葛山人
  • 字:仲谋/羿仁
  • 号:茗斋
  • 籍贯:浙江海盐武原镇(今浙江海盐市)人
  • 生卒年:1615~1673年

相关古诗词

海棠

柔枝恰恰语流莺,西府名花冠蜀城。

浅晕垂鬟禁惹恨,淡红低靥不胜情。

消魂艳色愁无力,满眼春娇睡未成。

香国梦回人近远,妆成十五正盈盈。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咏白海棠同子服骏孙两弟作

东风袅袅弄柔姿,幽艳轻盈点雪墀。

柳絮帘垂春思冷,画楼人睡月明迟。

飞来玉燕枝微动,梦入梨花蝶未知。

莫更催诗照银烛,少陵野老鬓如丝。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再咏白海棠

一枝淡冶送轻寒,寒食芳郊雨后看。

迟日游丝春更静,浣花深院雪偏残。

神仙缥缈飞琼下,才子风流傅粉难。

徔此韶光妒颜色,无人重倚玉阑干。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寒]韵

垂丝海棠(其一)

游丝罥影日沉冥,微亸琼裾倚小亭。

袅袅流光吹不住,飘飘仙袂舞曾经。

赤绳月下全疑系,红线风前去未停。

收束春情偏历乱,华清长觉梦忪惺。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青]韵